前言

编者:上期讲到,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特别是"第三级,岗位操作的安全教育",一定要将企业的EHS联络员团队发动起来,让他们成为员工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实,这些EHS的联络员和安全员,可不只是员工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也是日常管理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我们EHS专业人员在企业内EHS工作的触角与助手,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如何做出成绩,让安全管理真正落地,真正"靠得住"呢?

1、安全员的"业绩"由班组长掌握,信不信?

编者:小伙伴们,看明白的请举手。要做到没事故,要做到隐患都排除,绝非一人之功。安全员需要将责任分下去!做到车间大事小事都汇报上来,你需要有人手,帮助你当你不在时的情况汇报上来……事无巨细,一个安全员怎么可能如此全面详细地了解情况而且在随时解决隐患与问题呢?答案是"绝不能孤军奋战"!这就需要班组长们的加入,有了他们,安全员的工作才可能落到实处,并且变成实效。

针对上面的安全员的职责与要求,让我们不妨换个方式,哪些事是需要基层班组去做的?哪些事,表面上是安全员的工作,而实际上必须依靠班组长能做到的?再看看那些由安全负责的事,需要班组长的怎样的支持,才可能完成?—— 安全员的业绩由班组长们掌握着,信不信,看看就知道。

安全员工作职责班组要提供、汇报或落实的事项
2、起草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计划要从班组来,计划的落实是由班组长主动汇报还是安全员下去收集,差别非常大。 如果出现计划不能落实的情况,具体问题将非常多,一个项目的跟进就可能让安全员分身乏术了。
3、起草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安全员通常不精通生产、工艺及作业规范,所以安全员制定出来的制度要么粗线条,要么纯安全。真正适合作业操作规范的制定要来自生产部门和相关的执行部门。
生产班组长要能够管得住人,管得住事。
5、经常深入现场指导生产中的劳动保护工作。 遇有特别紧急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 生产,并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PPE管理很琐碎,不只是配发,更重要的是正确的使用、更换。提要求、日常管理的一定要靠班组长,而抽查和提醒才是安全员的工作。
谁能最快发现不安全情况呢?一线的人!安全员在哪?谁又更有能力判断情况严重性,决策是否要停止呢?——这个答案恐怕都不是安全员噢。
6、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其按时实现。事故事件要上报上来才能统计分析和调查处理。
而我们很多企业面对的问题是:轻微伤和未遂事件都不上报——因为要扣分。
预防措施的落实要靠班组才能做到。安全员的任务是:督促和确认。
考核部分
2、按时参加安全会议,提出建设性意见,否则扣3分;建设性意见,不是凭空来的,一定是由下而上集中起来的。
3、经常深入车间现场,检查存在隐患,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并检查整改结果,否则一项(次)扣3分;这是安全员的工作。隐患的多少是取决于平时的管理的。如果对异常作业、临时作业、带病设备设施、异常人员的管理比较严格,新隐患产生出来就会少。班组长如果自己知道是隐患,直接将它搞定,才是最高境界。
4、出现一起事故扣10分;这个难解决。
5、建立健全的各种安全台账,台账填写及时全面,否则一次扣2分;建立台账容易,保持台账与现场的一致难,各类变更带来的变化,班组长如果不告诉安全员,靠安全员自己查,难度太大了。
6、完成领导交付的临时工作,否则扣10分。谁都会临时有事,安全员走开了,谁能顾及得到日常的安全事项呢? 班组离开了安全员,行吗?不行也得行呀!
2、案例分享:班组长们靠得住吗?

编者:安全管理需要属地管理、需要直线管理。这地盘上的事,班组长才最清楚;这直线管理的事,直线上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才最明白。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现场,现场的设备、现场的物料、现场的布局、现场的工具、现场的条件、现场的环境、现场的标识、现场的线路、现场的管道、现场的人! 这些,都得靠班组长们—— 他们靠得住吗?让我们看看事故是怎样发生的,班组长们在哪,怎样发挥着作用。

事故案例一:

某加油站在业务人员不在位的情况下,随意借用不懂业务的警卫战士顶班作业,组织汽车油罐车卸油。作业人员在作业前没有测量,对接收油罐空容量心中无数。工作时不坚守岗位,致使现场失控达30分钟,造成溢油事故的发生。随后两名作业人员进入罐室(地下室)查看情况发生火灾爆炸,造成2人中度烧伤。6个25立方米罐和2台加油机被烧毁。

事故原因:

1) 作业人员对接收油罐不测量,卸油时不坚守岗位严密观察作业情况,造成油罐溢油。
2) 蒸发的油气充满罐室,油料员(穿着化纤衣服)进入罐室,人体静电放电,引燃爆炸性混和气体,发生火灾爆炸。

事故教训:

3) 在业务人员不在位的情况下,随意借用不懂业务的警卫战士顶班作业。油料业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但该单位现场的管理人 员没有重视和落实。
4) 作业前没有测量,对接收空油罐容量即时记录装置。
5) 工作时不坚守岗位,严密监察作业情况,导致溢油事故。作业人员不按照规定穿着防静电服,致使人体静电放电。……

编者点评:很严重的一起事故!原因分析出来吓死人。为啥——制度基本没有得到"落实过",只是一张纸而已?一个加油站,一般不会专门配个安全员,但会有人兼职负责安全。如果没有以前的习惯:警卫知道自己没证不会自己主动顶班、作业员不会穿错衣服还继续工作;如果当初有班组长参与,液位记录、加注过程监督怎么都应是必须吧?如果以前的记录不是乱编乱造的,那么边作业边记录,又怎么出现这种情况?
可以说:整个班组都靠不住:班长不知道平时怎样要求员工?作业员不知道平时怎样工作?操作流程不知道平时怎样执行?典型的靠不住。
你说,这些事班组长不知道吗?但为啥做不到呢?为啥连这些很低级的错误也会发生呢?

企业案例二:

某企业员工上班后,班长组织班组成员召开班前会。
会上班长首先观察每位员工的情绪,防护用品得穿着。
简述了今天要做的主要工作,带领大家一起用KYT的方式进行危险预知的分析,一起确认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相应的对策。
按照点检表进行班前对设备的点检。
启动设备,开始生产。
班长一面观察设备运行的状况,一面观察人员的工作姿态。
每周班长会和本班的员工讨论一次所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并确定改进的目标。
对所发现的隐患能及时消除的马上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就上报给生产线管理人员,和与设备等相关部门一起讨论整改措施。
生产线管理人员依据班组对不安全行为的统计报告,对事故隐患的收集分析,归纳出每个月前三类的高发问题,作为本生产线要优先改进解决的安全事项。

编者点评:这多好?一个班前会搞定了许多事——如果,我们能留意到员工的情绪,那么员工的误操作就会少许多;如果每天我们讲到PPE,那么员工PPE的穿戴问题就会少许多;如果我们每天与员工一些点检设备运行,那么带病的设备就会很少出现;如果我们能够立即指出不安全的行为,并且立即消除隐患,那么安全员就可以轻松地去做"领导交给的临时性任务。" 呵呵,这样才是好的班组。将安全管理的工作深入到日常的班组管理之中,让安全规程、日常安全管理事务与早会融合起来,真正做到了。 顺便提一下,KYT是危害预知活动,日企非常流行。有机会,我们专门做一次分享活动。

3、靠得住的班组长是怎么产生的?

上期我们提到企业三级安全管理网和三级安全教育帮你忙,这是我国多年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也是成功的模式。同时它被列入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要求,将这一成功模式推广复制。

插到底,就是一定要插到企业最小的组织细胞——班组。每个班组都要有人担任安全员的角色,定位他的安全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培养和增强他在安全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保障他的安全工作时间与资源。

这群人,就是我们在三级安全教育中第三级需要依靠的力量,也是第三级安全管理的力量。

要想实现安全管理由被动阶段转向主动阶段的重要转变,最核心的就是真正让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主动起来—— 他们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人!

他们靠得住,企业的安全才靠得住。

选人并培养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哪些人员能够影响最基层员工的行为,适合进入第三层级的安全管理网。

各生产相关部门的班组长是直接指挥、管理班组员工的第一领导。他们和操作人员一起倒班,每天组织操作员召开班前会或班后会,是所在生产线的主要操控人,是日常点检、保养设备的主要组织者,是基层员工反映问题的第一接收人。这种信息中心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他们对设备的工作状况了如指掌,能够首先感觉到不正常的现象,他们对操作人员的工作姿势一目了然,能够首先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再有,这些对员工有影响力的班组长通常关心下属,与员工有着兄弟般的感情,他们最在乎现场的安全情况,不允许自己的下属出现安全事故!这种情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选择有影响力的班组长,发展他们,并且教会他们识别"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我们EHS人的感知就延伸到了企业的"神经末梢",就能操纵整个机体——工厂在安全上的步调一致了!

管事还要示范

班组长们在安全事项上要有哪些作为呢?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必须重复的是:管理永远是一个示范的过程!而安全管理更是一个不断坚持正确做法,任何错误都必须立即纠正的领域。

看看事故三角形,就会清晰的知道:为什么小事不能放过!为什么示范不是一次,而是永远!因为事故是积累而来的。

当现场管理人员靠不住时,一次不执行公司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就积累了隐患、积累了一次不安全状态,积累了一次不安全行为!

当班组长们没有能力及时组织起每日的班前会、进行有关危害的告知和提醒时,就可能导致员工的误操作、积累一次不安全行为,甚至积累一次惊吓事故、甚至积累一次轻微伤害。

当班组长们,没有及时纠正员工的误操作和不安全行为时,这个30000就被多次积累,变为3000,变为300个小事故,变为29次损失工时事故,最后变为一次伤害事故。

要让班组长有心去管人,有心去示范正确的做法,有心去推动安全日常管理事项的到位,这还需要更多企业人才机制的配合,和安全文化的渗透。

培养能力、激励与挖潜

班组长大多是从普通操作工提升上来的,他们的知识水平不会太高,看到复杂的文字会厌烦,喜欢直来直去地做事,痛快做人。
而安全管理工作要细致,要规范,要条理,要严格。这就需要不断的培养、激励,将他们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他们要学什么?列个基本的清单给大家:

◆ 危害——知道身边的危害有什么,事故和危害是怎样发生的;
◆ 操作——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操作,误操作的后果;(这里包括了他所管区域和班组的所有操作,劳动保护、现场要求等等。)
◆ 应急——万一出了状况,怎么办?如何应对?工具在哪?谁在指挥?如何相互求助?员工如何疏散…
(上面是安全知识与能力,但在班组管理中,他们还必须有"软性"的管理技能,对于安全管理来讲,最为重要三点是:)
◆ 沟通技巧——能将要求准确地说出来,示范出来,并且确认,还要能将对方做错的,做的不好的地方提出来,让对方接受;
◆ 组织协调——能让作业过程按规定顺利进行,设备、工具、人员、时间、节拍等等要能够让大家都执行命令;
◆ 解决问题——安全隐患有大有小,有时会变成一个需要时间才能解决的项目,有时却需要在几个部门扯皮扯完后,立即行动。

做好梯队建设有备无患

这几年我们最大的体会就是班组人员的流动性太大,而EHS人员对于未来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疑惑。
EHS人要和HR密切配合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争取让他们在本企业成长。同时,在新入职员工中注意发现有潜力的、有培养价值的人员,有计划的安排针对性的培训,使其作为后备力量。最理想的模式是每位EHS安全员后面都有一位受过相当培训的后备人员。做好梯队建设,使三级安全管理网环环相扣,不出现断层。
只有这一层人掌握了必须的安全知识,主动的去应用这些知识,带领班组成员在岗位上自觉的实施安全行为,积极参与到预防活动中,才能真正在生产现场消除隐患,避免事故,达到所有EHS人努力的目标。 而且有了梯队,就有了人手,就可以往更高层面努力发展,安全工作才会越来越好做。

编者:让基层的安全管理稳定可靠,只能靠基层的管理人员,只能靠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在现实的中国,人员流动大,安全管理受到重视却仍处于被动管理的状态,这就给我们EHS人提出了挑战和要求!

让基层变得可靠,发动起班组长,你准备好了吗?

发动起了班组长们,你是否准备好了让他们学习知识、掌握能力、增强意愿,将知道的安全要求,真正做到,而且做到位呢?

加油吧。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那么将我们知道的教给班组长,让他们行动起来,我们才能做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