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践行案例 > 中煤集团自主研发国内最大永久避难硐室

中煤集团自主研发国内最大永久避难硐室

2011-11-4 15:59 | 发布者: EHS最新资讯 | 查看: 1590 | 评论: 0 | 来自: 网络
摘要:25日,中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推进会在山西朔州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表示,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应从中国煤矿实际出发,以避难硐室为主、移动救生舱为辅的原则。 ...
  25日,中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推进会在山西朔州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表示,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应从中国煤矿实际出发,以避难硐室为主、移动救生舱为辅的原则。

  赵铁锤说,一年多来,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和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中国国有重点煤矿已经全部按时限要求完成了除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外的其他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四大系统建设已分别完成94.3%和83.8%、人员定位系统分别完成77.2%和51.4%,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公司总经理巴延平向记者表示,不同于国外,中国煤矿灾害事故复杂程度高,“救生舱”可容纳避险人员有限,因此从中国煤矿实际情况看,避难硐室是紧急避险的重要方式。

  目前,由中煤集团自主研发的可容纳100人的中国最大永久避难硐室已基本建成,并已通过真人实验。

  赵铁锤表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有效实施以事前灾害预防为主的“防灾”,以事中人员自救、逃生、避险为主的“避灾”和以事后应急救援为主的“减灾”全过程的安全保障体系。

  建设完善这六大系统,实现了井下人员自救、逃生、避灾等整体功能,与灾害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救援共同构成防范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危害的有机整体。

  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中国煤矿已连续300多天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是近10年来最好的时期。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7月,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673起、死亡1083人,同比减少172起、486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520,同比下降了36.0%,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此外,本次会议将还讨论《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确定 “救生舱”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实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标准。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