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历届EHS法规峰会
点击查看更多

EHS 新闻

EHS News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健康安全网 >EHS 动态 > 综合资讯 > 媒体焦点 > 康菲漏油基金拷问 是良心使然还是舆论压力

康菲漏油基金拷问 是良心使然还是舆论压力

2011-9-9 10:27 | 发布者: EHS最新资讯 | 查看: 1656 | 评论: 0
摘要:作为渤海溢油事件的始作俑者,康菲从宣布承担事故责任到设立渤海湾基金,表面来看,已在逐步转变态度。然而,康菲设立基金背后,是良心使然,还是迫于舆论压力,仍有待观察。 ...

  在舆论的重重压力下,康菲公司终于作出明确回应,为渤海溢油一事设立渤海湾基金,以弥补所造恶果。

  9月7日,康菲通过一纸公告“低头认错”,宣布就渤海湾溢油事件专门成立基金,令公众看到渤海溢油事件处理方面的一丝希望。

  作为渤海溢油事件的始作俑者,康菲从宣布承担事故责任到设立渤海湾基金,表面来看,已在逐步转变态度。然而,康菲设立基金背后,是良心使然,还是迫于舆论压力,仍有待观察。

  值得关注的是,就康菲所设的专项基金,有学者明确指出,“渤海湾基金”并不等同于赔偿金。

  《济南时报》文章引述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的观点指出,康菲设立基金仅是一种“公益类型的生态基金”,与渤海溢油事件的事故赔偿金,“没有任何关系”。

  同时,王亚民指出,对康菲索赔一事应该有理有据开展。在渔民取得权威部门的损失鉴定之后,康菲“该赔多少,就要赔多少”。

  事实上,尽管国家海洋局已明确态度,要就渤海溢油一事对康菲提出诉讼,但另一条民间索赔之路却是前途坎坷。

  据《半岛都市报》此前文章,因怀疑所养扇贝大量死亡系渤海溢油事故造成,河北亭县养殖户杨基珍将康菲告上了法庭。只是,这例民间索赔案因“证据不足”而早早折戟。

  《甘肃日报》文章指出,虽然民间的索赔行动正在积极开展,但权威鉴定机构的缺席,以及随着时间流失取证越来越难的现实,成为民间诉讼的瓶颈之困。

  可见,即使康菲所设基金暂时缓释了公众的激愤之情,却未能根本解除渤海溢油事故的症结。此外,对于康菲事件的民间“受害者”而言,索赔前景也并不乐观。

如何获得EHS币?

关键字: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