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安全救生培训要求(SY/T 6608-2004)(已作废)

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安全救生培训要求(SY/T 6608-2004)(已作废)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SY/T 6608-2004

颁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法律效力:行业标准

应用分类:事故与应急

颁布日期:2004-07-03生效日期:2004-11-0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培训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燕清、白利平、罗立建、俞天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安全救生培训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培训时间、评估方法、培训设施及师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安全救生培训机构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基本要求

3.1 培训机构资质
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安全救生培训机构应持有国家海洋石油安全主管部门认可的资质证书。
培训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并经相关部门认证。

3.2 教师
培训机构应配备足够的教师,各课程教师应熟悉海洋石油作业特点,掌握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教师应具备本培训要求中所提出项目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教师资质应经国家海洋石油安全主管部门认可并持有资格证书。

3.3 教材
培训教材应通过国家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部门审定。

3.4 设备
培训设备应满足本标准所提出训练项目的要求,并满足附录A的要求。

3.5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应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
理论教学讲授海上安全救生基本理论、行动原则、设备配备及使用要求。
实践性教学使学员在实际情况下掌握海上安全救生的各项技能,锻炼学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反应能力。

3.6 培训时间
海上安全救生培训时间为6天,共计42学时。

3.7 培训班人员数量
培训班每班学员数量不宜多于20人。

3.8 课程设置
海上安全救生培训课程设置应满足《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要求》的规定,分为海上救生、救生艇筏操纵、海上消防、海上急救、直升机应急逃生等五项内容。

4 培训内容与课时分配

4.1 海上求生(7学时)
4.1.1 理论教学
4.1.1.1 海上求生基本知识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海上石油设施发生事故的特点及对人员的主要危害;
b) 海上石油设施发生事故时保护人员生命的措施;
c) 海上石油作业事故安全分析。
4.1.1.2 应急部署与应急撤离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海上石油设施应急部署特点与执行要求;
b) 应急部署内容,信息交流方式;
c) 逃生通道与标志;
d) 应急演习;
e) “T”型卡与其他应急管理手段;
f) 海上石油设施人员应急撤离方法;
g) 应急撤离过程中人员面临的主要威胁;
h) 应急撤离过程中人员保护的基本要素与原则;
i) 海洋石油设施救生设备的配备与使用方法;
j) 应急通道选择;
k) 不同海域的逃生特点;
l) 弃船后逃生方向选择及在各种情况下的人员安全保护措施。
4.1.1.3 海上待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人员受到的主要威胁;
b) 基本原则;
c) 位置选择;
d) 淡水和救生口粮配备数量、补充、饮(食)用方法;
e) 寒冷、酷热情况下的人员保护;
f) 伤病员保护;
g) 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应对措施和人员保护;
h) 防止海生物伤害。
4.1.1.4 应急通信设备和救生信号的使用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双向对讲电话;
b) 无线电示位标;
c) 救生电台;
d) 救生信号;
e) 雷达反射器;
f) 反光镜、手电筒等其他求救用具。
4.1.1.5 救助的方式与特点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接受直升机、船舶救助;
b) 接受其他方式救助;
4.1.2 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救生衣穿着;
b) 救生圈使用;
c) 穿着救生衣自5m高处跳水;
d) 穿着救生衣游离遇险区;
e) 游泳逃离水面油区、火区;
f) 低温水中的自救、维持体温和集体保护;
g) 救助水中难员;
h) 救生筏;
i) 接受直升机救援。

4.2 救生艇筏操纵(10学时)
4.2.1 理论教学
4.2.1.1 封闭式救生艇的基本性能及结构。
4.2.1.2 封闭式救生艇的基本操纵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救生艇艇长及艇员的职责;
b) 封闭式救生艇的释放程序;
c) 操纵封闭式救生艇离开遇难海上设施的基本方法;
d) 海上待救时救生艇的控制。
4.2.1. 3气胀式救生筏使用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气胀式救生筏的存放与释放;
b) 海上求生过程中救生筏的使用方法。
4.2.2 实践性教学
4.2.2.1 通过实践性教学应使用学员了解以下内容:
a) 救生艇、筏属具的作用与使用;
b) 气胀式救生筏的结构;
c) 封闭式救生艇的基本结构;
d) 封闭式救生艇发动机、喷淋系统、供气系统的启动;
e) 海锚的释放与回收;
f) 救生艇的释放与脱钩。
4.2.2.2 通过实践性教学应使学员掌握以下内容:
a) 登乘救生艇;
b) 安全带的使用;
c) 救生艇的基本操作;
d) 搜寻、救助水中难员。

4.3 海上消防(11学时)
4.3.1 理论教学
4.3.1.1 消防基本知识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燃烧实质;
b) 燃烧三要素;
c) 燃烧的类型;
d) 火灾的传播及蔓延。
4.3.1.2 海上石油设施火灾的特点。
4.3.1.3 海上石油设施防火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钻井平台(船);
b) 采油平台;
c) 浮式储油装置;
d) 工程作业船舶。
4.3.1.4 灭火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灭火基本理论;
b) 火场对人员的伤害和消防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c) 常用灭火原理及在海上石油设施中的运用。
4.3.1.5 海上石油设施消防设备使用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火灾报警系统;
b) 灭火剂种类及灭火对象;
c) 固定灭火系统种类、特点与使用方法;
d) 移动式灭火器材种类与使用要求。
4.3.1.6 消防应急部署与行动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消防应包部署;
b) 报警方法;
c) 人员应急行动与要求;
d) 消防演习。
4.3.1.7 火场求生与救助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被火灾围困人员的危险;
b) 在火场内选择安全地点;
c) 设法求救;
d) 安全脱险;
e) 火场救助。
4.3.1.8 火灾扑救技巧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安全接近火场;
b) 进入舱室抢救人员及扑救火灾;
c) 储油区火灾扑救;
d) 输油管汇火灾扑救;
e) 生活区火灾扑救;
f) 使用固定式灭火系统扑救火灾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g) 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扑救火灾的方法。
4.3.2 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消防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b) 火场应急逃生;
c) 固定式灭火系统的模拟操作;
d) 移动式灭火器材的使用;
e) 进入舱室搜救与灭火;
f) 使用消防水枪灭火。

4.4 海上急救(6学时)
4.4.1 理论教学
4.4.1.1 海上急救基本知识应包括以下内容:
a) 人体简单解剖结构;
b) 人体四项生理指标;
c) 判断病情的常用方法与海上急救的一般原则。
4.4.1.2 常见伤害的急救原则与常用急救技术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实施海上急救时人员的自身保护;
b) 软组织操作的急救方法与包扎、止血技术;
c) 骨折的急救方法与骨折简单固定技术;
d) 搬运伤员;
e) 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救方法与心肺复苏术;
f) 烧伤的特征与海上现场急救;
g) 触电的特征与海上现场急救;
h) 中毒的特征与海上现场急救;
i) 呼吸道异物处理;
j) 溺水的危害与急救;
k) 中暑、体温过低的危害与急救;
l) 急腹症的特征与自我判断。
4.4.2 实践性教学
4.4.2.1 止血技术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指压止血;
b) 加压止血;
c) 止血带止血;
4.4.2.2 包扎技术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绷带包扎;
b) 三角巾包扎;
c) 各种新型包扎材料的使用。
4.4.2.3 心肺复苏术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除颤方法;
b) 人工胸外按压;
c) 人工呼吸及相应设备的使用方法;
4.4.2.4 搬运伤员训练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海上设施不同作业场所搬运伤员的特点与要求;
b) 正确使用搬运器材。

4.5 直升机应急逃生(7学时)
4.5.1 理论教学
4.5.1.1 常用直升机的基本构造、性能、用途。
4.5.1.2 常用直升机的主要救生设备。
4.5.1.3 乘机安全要求。
4.5.1.4 登离直升机的安全要领。
4.5.1.5 应急逃生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救生衣的使用;
b) 救生筏的释放;
c) 应急门、窗开启的时机与要求;
d) 直升机迫降时人员的安全保护;
e) 直升机迫降至海面的应急逃生要领;
f) 直升机沉入水中后的逃生要领。
4.5.2 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迫降过程中人员的保护;
b) 迫降至水面逃生;
c) 浸入水中逃生;
d) 浸入水下倾覆后逃生。

5 成绩评估

5.1 成绩评估方法
学员成绩评估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技能评估。

5.2 理论知识考试(1学时)
培训机构应根据本标准所要求的内容编制理论考试试题,并组织学员考试。考核成绩记入学员学籍记录。
理论考试时间应选择在理论课程完毕之后进行,考试时间为1学时。

5.3 实际技能评估
满足以下训练要求的学员可评定为及格;
a) 保证训练时间;
b) 理解教师讲述内容;
c) 动作规范;
d) 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器材;
e) 掌握技术要领;
f) 满足训练安全要求。

6 发证
学员通过规定时间的培训并经理论考试和实际技能评估合格后,培训机构向学员发放国家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认可的证书。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培训设备要求

A.1 海上求生
海上求生培训设备的种类及数量应不少于以下要求:
a) 气胀式救生筏(15型或20型)2个;
b) 气胀式救生筏(6型)1个;
c) 救生衣25件;
d) 保温式救生服8件;
e) 救生圈4具;
f) 拯救环4具;
g) 应急电台2部;
h) 示位标1倍;
i) 双向对讲电话1对;
j) 手持红色火焰信号1只;
k) 高空降落伞火箭1只;
l) 橙色烟雾信号1只;
m) 直升机救助吊环1具;
n) 直升机救助担架1具;
o) 直升机救助吊篮1具;
p) 救生筏存放架及救生筏模型1套;
q) 连体工作服25套。

A.2 救生艇筏操纵
救生艇筏操纵培训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不少于以下要求:
a) 保证安全训练的水域;
b) 封闭式救生艇及吊艇装置1套;
c) 救生艇属具1套;
d) 救生筏属具1套;
e) 燃料(满足连续航行10小时)。

A.3 海上消防
海上消防培训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不少于以下要求:
a) 消防训练模拟舱(必须保证两层高度,平面必须具有两间以上舱室)1座;
b) 阻燃隔热消防服25套;
c) 铝箔防火服5套;
d) 储压式空气呼吸器25套;
e) 空气呼吸器充气压缩机(30MPa)1台;
f) 防毒面具5套;
g) 防爆手电4只;
h) 消防斧5把;
i) 消防钩5把;
j) 消防桶5只;
k) 固定式灭火系统模拟释放装置1套;
l) 海上石油设施所配备的常用手提式灭火器各25具。

A.4 海上急救
海上急救培训设备应不少于以下要求:
a) 心肺复苏模拟人1具;
b) 人体躯干模型1具;
c) 人体骨髓模型1具;
d) 船用担架2副;
e) 止血带15条;
f) 三角巾15条;
g) 绷带15卷;
h) 夹板(各种型号)各1套;
i) 简易呼吸器2具;
j) 除颤器1具;
k) 急救箱(包)2只。

A.5 直升机应急逃生
直升机应急逃生培训设备应不少于以下要求;
a)直升机模拟训练器1套;
b)潜水用具4套;
c)医用氧气瓶1套;
d)水深4m以上,能够进行人员跳水逃生训练和救生筏抛放及扶正训练的游沪池(馆)1座。

(仅供学习参考)

同地区相关
关于修订发布《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基本规范》的公告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关于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关于逃避监管违法排污情形认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5年版)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第一批)
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
同专业相关
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25年修订)
重庆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条例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关于修订发布《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基本规范》的公告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
杭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修订)
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3年修订)
同行业相关
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2015年修订)
海洋石油安全生产规定(2015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2013年修订)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生产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石油管道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行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月报制度的通知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