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沪应急行规[2021]2号

颁布部门: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法律效力:地方规范性文件

应用分类:综合管理类

颁布日期:2021-12-23生效日期:2022-12-23

各区应急管理局,市应急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已经2021年第20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12月23日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处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举报奖励(以下简称举报奖励),是指市应急局对属于其监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的报告或举报事项(以下统称举报事项),经查证属实的,根据报告人或举报人(以下统称举报人)意愿,给予奖金奖励的行为。

  第三条 举报奖励遵循合法举报、适当奖励、分级负责和“谁受理、谁奖励”的原则。

  第四条 对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统称举报对象)存在下列情形进行报告或举报,经核实,给予奖励:
  (一)安全生产重大风险;
  (二)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
  (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四) 其他经认定可以给予奖励的情形。

  第五条 举报奖励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具体的安全生产风险、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线索;
  (二)举报内容事先未被应急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掌握,或者虽然掌握但未按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三)举报事项经查证属实或部分属实;
  (四)采用实名或隐名举报。
  前款所称实名举报,是指举报人提供真实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的举报形式。隐名举报是指举报人未提供真实姓名,但提供能够辨别其身份的代码(如身份证缩略号、电话号码、网络联系方式等),使应急管理部门能够与之取得联系的举报形式。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本办法规定的奖励范围:
  (一)举报人系应急管理部门、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
  (二)举报人系依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负有法定监督、发现、报告安全生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义务的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人员及其近亲属;
  (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奖励情形。

  第七条 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经查证属实,按以下标准给予举报人奖励:
  (一)举报对象被应急管理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奖励金额按照罚款金额的15%计算,最低奖励3000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二)涉及举报瞒报、谎报事故的,奖励金额按照最终确认的事故等级和查实举报的瞒报谎报死亡人数计算:一般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3万元计算;较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4万元计算;重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5万元计算;特别重大事故按每查实瞒报谎报1人奖励6万元计算。最高奖励不超过30万元。
  举报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的奖励,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奖励标准原则上不高于前款有关规定。

  第八条 举报奖励的实施遵循以下原则:
  (一)多人多次举报同一事项的,对受理时间最先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多人联名举报同一事项的,由举报的第一署名人或其委托的其他署名人领取奖励;
  (二)同一举报内容已获得应急管理部门或其他部门相同类型奖励的,不再重复给予奖励。

  第九条 举报奖励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举报事项处理完毕(收到举报处理部门提供的行政处罚决定等相关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市应急局负责具体实施举报奖励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举报奖励部门)以电话和短信方式,通知举报人领取奖励。举报人应当提供本人身份证、银行账户(含开户行信息)、工作单位及职务、联系地址等基本信息,以及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均为复印件),相关材料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邮寄等方式提供;
  (二)举报奖励部门根据举报人提供的信息,制作《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审批表》,经市应急局财务部门审核,报市应急局分管信访工作的局领导批准后,由财务部门按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将举报奖励款项汇至举报人提供的银行账户;
  (三)举报人提供材料后(以收到全部材料之日起计算),举报奖励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奖励发放(不计算银行汇款处理时间);
  (四)《奖励审批表》原件、举报人身份证明等材料复印件应归入财务发放凭证。

  第十条 举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作举报人主动放弃奖励:
  (一)通知举报人后,举报人明确表示不需要奖励的;
  (二)按照举报人预留的联系方式,自举报事项处理完成之日起60日内始终无法联系举报人告知有关事项的;
  (三)举报人接到奖励通知后超过60日未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的;
  (四)举报人申请奖励时提供的本人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与举报时提供的信息不一致,且未作出合理解释的。

  第十一条 举报奖励部门应当如实记录通知举报人领取奖励情况,做好奖励发放记录,建立奖励档案。档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举报原始记录、举报事项处理办结报告、处罚决定书、奖励告知情况材料、奖励发放登记表等书面材料。
  相关档案材料保存和管理要求,按照信访工作材料归档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市应急局工作人员应当对举报人身份的相关情况、举报内容、奖励情况等严格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透露举报人身份、举报内容和奖励等情况,违者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三条 举报人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者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被举报人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四条 市应急局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 伪造或者教唆、伙同他人伪造举报材料,冒领举报奖励的;
  (二) 对举报事项未核实查办的;
  (三) 未经举报人同意,违规泄露举报人身份情况、举报内容,或者帮助举报对象逃避查处的。

  第十五条 举报奖励费用纳入本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资金列支,按本市财政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并接受审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等监督。

  第十六条 本市应急管理部门鼓励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举报和监督,并严格保护其合法权益。
  本市应急管理部门可以在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金属冶炼、涉爆粉尘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中选取信息员,建立专门联络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与其联系,及时获取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线索。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以及信息员提供的线索,按照规定核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或者信息员现金奖励,奖励标准在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20%。

  第十七条 各区应急管理局要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本单位举报奖励工作相关细则,将举报奖励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编制。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22年1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审批表

下载相关附件

同地区相关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 (2025年版)》的通知
上海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开展2025年上海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关于印发《上海市拆房垃圾、装修垃圾分拣残渣零填埋工作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智慧电梯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的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安局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发放和管理规定》的决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5年度本市特种设备证后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
同专业相关
天津市安委会办公室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开展2025年天津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广西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常州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消防)、应急管理和维稳安保工作要点的通知
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2025年浙江省“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 (2025年版)》的通知
同行业相关
国家消防救援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 应急管理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告
关于进一步明确活性炭吸附治理有机废气相关要求的通知
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
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深入开展涉VOCs治理重点工作核查的通知
天津市安委会办公室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开展2025年天津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广西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常州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