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县应急局:
现将《成都市2022年工矿商贸安全监管及应急管理基层治理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健全源头治理体系,全面实施安全提质、基础提档工程,全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与“双预控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工矿商贸行业企业安全监管,着力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通过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统筹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类创建,树立基层应急管理标杆,全面夯实基层应急底部基础。
一、强化工矿商贸安全监管
(一)巩固提升工矿商贸企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按照《成都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实施方案》《成都市工矿商贸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工作要求,在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化清单制管理,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构建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全年全市力争推进2000家工矿商贸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与“双预控体系”建设。开展非煤矿山、钢铁、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液氨制冷(气)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安全专项整治和重点时段专项检查,重点围绕全面消除钢铁、有限空间作业、粉尘涉爆等重点企业开展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100%清零行动。杜绝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省政府安委会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认真总结三年行动成效,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建立完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气)、有限空间作业、餐饮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督促已达标的工矿商贸企业按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和复评工作,鼓励已达标的工矿商贸企业持续改进,提档升级,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全年全市完成700家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三)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以抓“落实”为主线,以推动企业责任落实和制度落实为核心,以落实各级监管责任为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精准”实施安全监管。
1.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督促非煤矿山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开采作业,加强边坡、堆土场及爆破作业管理,盯紧防牢长期停工停产非煤矿山,严格复产复工审查验收。加强石油天然气井井控安全风险管控,督促企业落实井控风险隐患防控各项措施,确保风险可控。
2.钢铁及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监管。督促钢铁及金属冶炼企业辨识和管控风险,及时排查和治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企业检维修和外委外包队伍管理,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3.持续深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突出食品等轻工企业、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贸企业等有限空间重点企业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和4个专题系列折页要求,加强专题培训,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完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轻工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郫都区开展蔬菜腌制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加强风险辨识、安全警示、方案审批、现场监护和事故救援等重点环节的管控力度。在试点示范基础上,在全市工贸行业推行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工作。
4.持续强化餐饮经营单位专项整治。督促指导餐饮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照成都市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燃气安全和消防安全“三张清单”“三个细则”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大《成都市餐饮经营单位安全注意事项》宣传力度,发动社会监督。督促使用燃气的餐饮等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二、加强应急管理基层治理
(四)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领域重大风险,制定并印发《关于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督促指导各区(市)县2022年4月底前完成本区域实施方案,7月底对镇(街道)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10月底对镇(街道)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精准实施、落地见效。
(五)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以全市城乡融合镇级片区划分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中心,全面推动“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成都市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工作方案》落地落实落细。
1.指导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严格按照《四川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四川省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备案程序及审查要点(试行)》《关于统筹推进全市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片区划分和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和《成都市县级专项规划编制清单》、《成都市镇级专项规划及镇级片区专项规划编制清单》要求,推动省、市 “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与镇级片区规划有机结合,指导区(市)县开展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2022年底,全市镇级片区完成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及审查备案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同步编制一批实用性村级应急体系专项规划。
2.提升“一主两辅”队伍应急救援能力。积极推进“一主两辅”队伍“联防、联训、联调、联战、联勤”五联工作机制。2022年底,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处置快速、保障有力”的镇(街道)应急救援体系。
3.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在镇(街道)党政和村(社区)“两委”领导下,充分依托“一主两辅”应急队伍,重点完善巡查检查、应急值守、预警预报、区域联动、先期处置、转移疏散、避险管控等制度,加强宣教培训和预案修订演练,确保“三个避让”“三个紧急转移”等刚性要求落实到位。
4.应急指挥调度信息化。各镇(街道)、村(社区)运用手机、微信群、卫星电话、广播村村响系统、手持对讲机、护林(草)员巡护定位系统APP等信息化手段,搭建指挥网络,完善指挥机制,开展训练演练,构建指挥通联平台,实现灾情反馈、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顺畅高效、务实管用。
5.应急管理模式网格化。各镇(街道)、村(社区)要将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护林(草)员纳入镇(街道)综合网格和村(社区)基本网格统一管理,实现“多网合一”。在片区划分单元内,打破镇(街道)行政区划界限,以中心消防救援站为核心,对“一主两辅”应急队伍实行联动指挥、联动处置、联动保障。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制度,组织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隐患排查整治、监测预警、宣传教育和火情早期处理等工作并监督检查。将森林草原防灭火要求和任务逐级压紧压实,精准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
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区(市)县、镇(街道)要结合“两项改革”科学规划建设消防水源等应急基础设施,合理调配闲置公房,用于应急队驻训、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应急物资储备等。
(六)统筹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创建活动。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持续推进民生工程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和复评工作,推动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化镇(街道)建设。全年,推动23个社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新建8个、复评43个省级安全社区,创建72个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化镇(街道)。
附件1
2022年成都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与“双预控体系”建设及标准化创建目标任务
区(市)县 |
清单制管理与“双预控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家) |
标准化目标任务(家) |
四川天府新区 |
47 |
12 |
成都东部新区 |
67 |
17 |
成都高新区 |
31 |
36 |
锦江区 |
33 |
27 |
青羊区 |
18 |
28 |
金牛区 |
36 |
12 |
武侯区 |
18 |
31 |
成华区 |
7 |
31 |
龙泉驿区 |
74 |
34 |
青白江区 |
107 |
38 |
新都区 |
294 |
40 |
温江区 |
173 |
42 |
双流区 |
283 |
37 |
郫都区 |
211 |
42 |
新津区 |
51 |
33 |
简阳市 |
75 |
31 |
都江堰市 |
39 |
16 |
彭州市 |
161 |
43 |
邛崃市 |
71 |
40 |
崇州市 |
87 |
36 |
金堂县 |
59 |
36 |
大邑县 |
31 |
32 |
蒲江县 |
27 |
34 |
合 计 |
2000 |
728 |
附件2
2022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安全社区、规范化镇(街道)创建任务分解表
区(市)县
全国综合减灾
示范社区(个)
省级安全社区(个)
规范化镇
(街道)(个)
新建
复评
四川天府新区
1
1
4
3
成都东部新区
1
1
1
成都高新区
1
1
2
锦江区
1
3
青羊区
1
1
2
7
金牛区
1
2
武侯区
1
4
2
成华区
1
2
6
龙泉驿区
1
3
3
青白江区
1
2
新都区
1
1
3
温江区
1
7
6
双流区
1
1
5
郫都区
1
3
新津区
1
1
2
简阳市
1
2
4
2
都江堰市
1
1
1
1
彭州市
1
1
1
5
邛崃市
1
1
2
1
崇州市
1
2
3
金堂县
1
4
7
大邑县
1
1
1
1
蒲江县
1
1
2
合 计
23
8
43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