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县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市属国有企业:
为认真汲取近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教训,全面规范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坚决防范遏制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安办制定了《成都市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全链条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成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8月14日
成都市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全链条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为全面规范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坚决防范遏制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相关术语定义
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2.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 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个体经营户等(以下简称“发包方”)委托外部单位(以下简称“承包方”),对本单位有限空间进行承包作业的活动。主要有:
①清除、清理等作业,比如,对污水井、集水井、化粪池进行疏通、清掏,进入发酵池、盐渍池进行清理等;
②设备设施安装、更换、维修等作业,比如,进入地下管沟敷设线缆、进入污水调节池更换设备等;
③涂装、防腐、防水、焊接等作业,比如,在储罐、密闭或半密闭容器内进行防腐作业、焊接作业等;
④巡查、检修等作业,比如,市政领域的水、电、气、讯等施工、运维、巡检。
二、全链条监督管理的原则
对各行业领域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按照“谁的行业谁负责、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场所谁负责”的原则,由负责该行业领域或场所安全监督管理的行业部门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三、发包方的安全责任
1. 严格审查承包方的安全条件和能力水平,重点检查承包方安全管理制度、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防护装备配备、安全教育培训演练等事项;严禁承包方再次转包、分包。
2. 与承包方签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协议,依法对各自安全生产责任进行约定,严禁出现免责条款。
3. 对承包方有限空间作业实施统一协调和管理,严禁“以包代管、一包了之”。
4. 作业前,审查确认承包方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对承包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5. 作业过程中,落实专人现场监督,实时监督承包方作业情况,监督人员全程不得脱离岗位。
6. 作业完毕后,督促承包方全面做好作业现场清理以及安全撤场等工作。
7. 编制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发生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属地政府和行业部门,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开展现场应急救援等工作,严禁盲目施救。
四、承包方的安全责任
1. 不得超营业范围和能力承揽有限空间作业活动,自觉接受发包方的统一安全管理。
2. 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审批制度,指定作业现场负责人、安全监护人、作业人员,并明确各自安全职责。
3. 作业前,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防护用具,在作业现场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或救生设施,并严格按照发包方审定的作业方案实施作业。
4. 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现场负责人、安全监护人要随时保持与作业人员的双向联络,动态监控有限空间内操作位附近的含氧量、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浓度。
5. 作业结束后,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有限空间的安全措施,清点作业人员和器具,确认无误后撤场。
6. 发生突发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并在确保人员自身安全情况下,参与抢险救援。
五、行业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1. 对本行业领域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级分类建立底数台账。
2. 将本行业领域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纳入统一监督管理范畴,督促在本行业领域承包有限空间作业的外委外包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责任体系,配齐安全防护设备,加强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等。
3. 聚焦作业方案制定报批、监护人员配备和履职、作业流程规范执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防护用品及救援装备配备等事项,依法加强对本行业领域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的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对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严肃查处。
4. 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实战演练、媒体宣传、播放警示片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对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的宣传培训和警示教育,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六、属地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
1. 对本区域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分级分类建立底数台账。
2. 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确保本区域各行业各领域各场所有限空间监督管理部门,对监督管理职责不明确的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确定监督管理部门,确保“无死角”“零遗漏”。
3. 组织本区域各行业部门常态化开展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执法检查、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
4. 充分发挥镇(街道)和村(社区)管理人员、网格员和微网格员、企业员工、志愿者等一线力量的“前哨”作用,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和报告违法违规行为,运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动态消除违法外委外包作业安全隐患。
5.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宣传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