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2009-2013年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2009-2013年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赣市府办发〔2009〕31号

颁布部门: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法律效力

应用分类

颁布日期:2009-03-17生效日期:1900-01-01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2009-2013年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赣市府办发〔2009〕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属、驻市有关单位:

《赣州市2009-2013年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抓好实施。







二○○九年三月十七日




赣州市2009—2013年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市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做大做强农业优势产业为目标,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理念,强力推进规模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面向市场,讲求效益。立足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农产品。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市场需求和资源、经济、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统一规划,重点扶持,推动人力、财力、物力向优势产品和产区集中,把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产业化经营,订单化开发。以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基地建设、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加工增值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促进订单农业发展,使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打造品牌优势。

——依靠科技,提质降耗。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重点,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品种和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农业降耗增效技术,完善检验检测和监督体系,切实提高优势农产品品质,打造质量优势。

——政府主导,企业推动。政府在资金投入、引导调整、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的推动作用,带动优势产业开发,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

——农民自愿,搞好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决定种(养)什么,种(养)多少。以建设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切实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

三、总体目标

按照“市场化、规模化、规范化、效益化”的原则,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名牌农产品。根据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我市近期(2009—2013年)将果业(加工甜橙、脐橙)、生猪、甜叶菊、纸业原料林、油茶、蔬菜等六个产业确定为农业优势产业,优先规划区域布局,重点扶持发展。

果业(加工甜橙、脐橙):从2009年起,全市每年发展加工甜橙种植基地10万亩,到2013年,全市加工橙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实现产值23.85亿元,税收3.19亿元。2009年由加工企业兴建一个年处理鲜果40万吨的橙汁加工厂。当宁都、兴国、于都加工甜橙种植面积各自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建立相应规模的橙汁加工厂。脐橙重点抓好营销体系建设,发展贮藏和次果加工,推广早晚熟品种,调整品种结构,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200万吨,实现产值80亿元,税收3.5亿元。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柑桔优势产业发展的决定》(赣市发〔2008〕6号)以及市委办、市政府办《赣州市30万亩加工甜橙种植基地建设2008—2010年实施方案》(赣市办〔2008〕88号)文件的落实。

生猪:通过实施生猪产业“651”工程(即:以兴国斌杰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五年内新增6000户年出栏500头无公害生猪的养殖户(场),养殖户户平增收10万元),至2013年,全市实现新增出栏生猪300万头,总出栏数达到800万头,实现产值135亿元,税收2.3亿元,其中加工生猪300万头,深加工为财政增收2亿元。兴国斌杰公司按保护价进行收购,保障农民出栏一头肉猪利润在100元以上。生猪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产业区域布局更加科学,产业结构更为合理,赣州成为东南沿海优质生猪的重要供应基地和江西省最大的生猪主产区及肉品加工区。

甜叶菊:按照老产区加快发展,新产区一年抓示范、两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的思路,到2013年,全市甜叶菊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总产量达到6万吨,农业产值达到9.6亿元,加工产值14亿元,税收4.6亿元。

纸业原料林:以赣州华劲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达到年产50万吨林浆纸生产能力为目标,在现有造纸原料林基地的基础上配套新造60万亩以速生树种为主的山上基地和60万亩山下丛生竹基地,平均每年各增加基地12万亩,到2013年末造纸原料林达到200万亩。华劲公司项目达产后,实现年产值47.85亿元(年产50万吨纸年销售收入35亿元,每年农民竹子销售收入7.7亿元,林木销售收入5.15亿元),税收6亿元,利润8.5亿元。

油茶:到2013年,新造高产油茶林100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100万亩,使全市油茶基地面积达260万亩,亩产茶油达到15公斤以上,总产量达到4万吨。以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等为龙头,扩大油脂加工和林产化工生产规模,提升深加工能力,使茶油精加工率达到80%,茶粕、茶壳等利用率达到80%。实现油茶产业总产值32亿元,税收5亿元。

蔬菜:到2013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200万亩,总产达到310万吨,其中食用菌15万吨,总产值45亿元;重点发展高山蔬菜、早春保护地蔬菜、翻秋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面积分别达到40万亩、25万亩、30万亩和50万亩;在确保本市蔬菜有效供给的同时,把我市建设成为周边地区和港澳等市场的重要优质蔬菜生产供应基地。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大力推进六大优势产业的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为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而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为保证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市级将充实加强市建设现代农业领导小组,强化具体组织领导工作,负责产业发展的政策制订、资金的安排及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领导小组下设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果业产业办设在市果业局,生猪产业办、甜叶菊产业办、蔬菜产业办设在市农业局,纸业原料林办、油茶产业办设在市林业局。各县(市、区)要按照各产业实施方案的任务安排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组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要逐级分解任务,认真落实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共同把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1、加工甜橙以赣县、宁都、安远、兴国、于都、信丰、龙南、瑞金、会昌为重点,其它县结合实际逐步发展。

2、生猪在18个县(市、区)实施,其中赣县等12个建立扩繁场的县为重点实施县。

3、甜叶菊在赣县、宁都、兴国、于都、南康、信丰、瑞金、会昌、大余、上犹、崇义11个县先期实施。

4、纸业原料林在全市18个县(市、区)实施。

5、油茶在18个县(市、区)实施,其中赣县、南康、上犹、崇义、兴国为重点实施县。

6、蔬菜在18个县(市、区)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实施,其中章贡、全南、龙南、信丰、南康、瑞金、兴国、于都、上犹、崇义为重点实施县。

(三)抓好良种工程,提高供种水平

1、加工甜橙:从2009—2013年,每年出圃苗木数400万株。所有苗木由江口良繁场和安远、信丰、兴国扩繁场负责供应,苗木采用容器2年大苗培育为主,所用砧木、接穗由江口良繁场供应。市果业局负责苗木标准制定、质量监督、数量调剂。

2、生猪:重点扶持加大集团原种猪场、五丰畜牧科技公司原种猪场,确保年供纯种母猪7200头,其中加大集团原种猪场供种4000头,五丰畜牧科技公司原种猪场供种2000头,其它种猪场1200头,保障本市生猪扩繁场建设用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建设12个存栏600头纯种母猪的种猪扩繁场,保障种猪供应。

3、甜叶菊:农业科研部门要与谱赛科公司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依托谱赛科公司的种质繁育中心,积极开展组织培养育苗和母本苗的提纯复壮,引进和试种新品种,构建甜叶菊产业种质资源库。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成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化、标准化、高质量的一级种苗繁育基地。在条件适宜的乡镇要制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专业户、大户的积极性,建立专业化的设施育苗基地,力争在三年内建成若干个布局合理、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技术精良的二级种苗定点繁育点。打破制约产业的瓶颈,满足全市甜菊产业发展的苗木供应。

4、纸业原料林:山上基地以速生树种为主,辅以松、杉类本地树种;山下丛生竹基地造林选择适合项目区生长的黄竹、青皮竹、泥竹等优良品种,选用地径3—5cm的生长旺盛的母竹分株取种。

5、油茶:2009年建立以市林科所为主、县(市、区)为辅的油茶良种繁育中心,达到良种基地800亩。发挥我市现有23个优良无性系良种的作用,扩大繁育系数,确保每年提供二年生优良无性系嫁接油茶苗木2000万株。

6、蔬菜:在信丰、兴国、宁都、龙南、章贡区、安远等地建立优良地方品种提纯繁育基地、蔬菜制种基地和食用菌菌种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每年引进新品种30个以上。各县(市、区)都要建立试种、示范观察点,进行品比试验和示范,筛选适合我市推广的新品种。

(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

加工甜橙产业重点扶持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等;脐橙产业重点扶持安远县安圣达果业有限公司、江西信丰绿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兴国将军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会昌县绿丰果业有限公司等;生猪产业重点扶持兴国斌杰食品有限公司、信丰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深圳中宝(安远)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及正大集团等;甜叶菊产业重点扶持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纸业原料林产业重点扶持赣州华劲纸业有限公司;油茶产业重点扶持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做大与企业配套的原料基地来壮大一批带动性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

(五)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1、各县(市、区)要引导成立相应的产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与相关加工龙头企业对接,指导、协调本县(市、区)各产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小区、种(养)户发展生产。

2、积极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模式。探索农民合作组织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农民土地、林地经营权入股或流转,“公司+中介组织+农民”的股份制合作组织等新型模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使农户最大限度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科技水平

1、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技服务水平,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县(市、区)要根据产业的种(养)规模和技术要求,依据企业出资、政府补助的原则,高标准组建各产业科技队伍,为各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每个环节提供技术服务。各科技队伍的技术推广模式和人员管理模式要借鉴烟叶技术推广模式和人员管理模式。

2、围绕六大产业,市级相关职能部门要本着高效节本,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培训教材和制作教学光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印发资料、专题讲座、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市级培训县级技术骨干,县级培训乡级骨干,乡级培训村组基地和农户。培训面达到100%,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技术培训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牵头,龙头企业配合,统一技术模式,加大培训力度,对种(养)农户的技术培训一律免费。改进技术培训手段和培训方法,各优势产业办要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专家咨询在线服务平台,建立优势产业图书库,定期发布信息短信。各相关部门信息网络要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规模基地(龙头企业)建设培训示范点(场所),配备视频终端教学设备。

3、由各优势产业办牵头,龙头企业支持,充分发挥市各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攻关,在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建立标准化种养技术模式。

4、各县(市、区)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的直接连接。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组建企业研发中心,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加工转化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七)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

市里统一印发各产业的宣传材料,宣传农业优势产业的特点、经济效益、市场前景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增强广大农民的种养积极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墙报、网络等媒体的宣传报道作用,为优势产业建设营造一个浓厚的社会氛围。县、乡、村各级要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统一广大群众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农业要求来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重要性。

(八)增加投入,落实扶持政策

1、从2009年起,市级财政将整合现有支农资金统筹安排市级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扶持农业优势产业的投入机制,结合自身财力,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

2、整合各项支农资金支持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以县为单位,整合发改委、财政、科技等部门的涉农资金及扶贫、农业、林业、农业综合开发、水保、水利、农机等部门各类资金重点支持农业优势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普及、龙头企业扩大加工规模等。

3、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难题。要密切与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关系,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贷款,逐步提高信贷规模;加强政银企合作,促进银企对接,切实解决加工企业的融资困难。

4、各县(市、区)要与各产业相配套的加工型企业签订具体的合作协议,对加工企业所需的生产条件,有关部门要予以重点保证。在各类园区安排农产品区域开发、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时,要给予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在加工企业生产用地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5、对优势产业实施农业保险制度,按保费的5%予以补贴。

(九)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业安全防范

要切实加强产业安全的防范,在病虫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建立起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对水土资源特别是耕地、林地资源的保护,增加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立产业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等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各优势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十)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市级对优势产业实施县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验收、一年一考核”,对各产业发展的组织机构、资金落实、培训力度、政策落实、协会组建、发展进度和发展质量等进行实地督查。制定考核办法,把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考核指标。市级对优势产业实施县的考核考评采取平时调度督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调度和督查工作由市各优势产业办组织实施,半年验收及年终考核由市建设现代农业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考核验收小组进行现场考核验收。市级每年对六大优势产业分别评选出产业发展先进县各六名,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效果差的县进行通报批评。各县(市、区)对实施乡镇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附件:1.赣州市农业优势产业效益测算表(略)

2.赣州市生猪产业“651”工程实施方案(略)

3.赣州市生猪产业“651”工程发展情况表(略)

4.生猪产业“651”工程任务年度分解表(略)

5.赣州市2010—2013年甜叶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略)

6.全市2010—2013年甜叶菊产业建设计划安排表(略)

7.各有关县(市)2010—2013年甜叶菊产业发展计划任务表(略)

8.赣州市2009—2013年纸业原料林工程实施方案(略)

9.纸业原料林建成后的效益预测表(略)

     10.全市2009—2013年纸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任务表(略)

  11.赣州市2009—2013年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略)

12.赣州市油茶盛果期产值表(略)

13.赣州市2009—2013年油茶产业建设任务表(略)

14.赣州市2009—2013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略)

     15.赣州市2009—2013年蔬菜(含食用菌)生产发展计划安排表(略)

同地区相关
鹰潭市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同专业相关
关于印发《辽宁省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5年)》的通知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切实加强燃气行业设计质量监管的通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通知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许可专家评审工作导则》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市政工程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
同行业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