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自治州开展消防安保人员集中培训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博州政办发〔2010〕26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州人民政府各部门: 博州公安局消防局拟定的《自治州开展消防安保人员集中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三月十八日 自治州开展消防安保人员集中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 博州公安局消防局 (2010年3月)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是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是其内部消防安全工作的决策者、领导者,消防控制室管理操作人员是建筑消防控制室的核心人员,决定着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操作和单位整体的火灾防控能力。2008年乌鲁木齐市德汇商业广场因消防管理不到位引发“1•2”特大火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2009年乌鲁木齐市国贸大厦“3•2”火灾则因管理落实到位在火灾发生初期即被成功处置。两起同为发生在高层建筑的火灾事故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人员在防控重特大火灾事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巩固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成果,切实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消防控制室管理操作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全力建设一支“人员职业化、管理正规化、服务专业化”的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队伍,根据自治区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职业化推广现场会精神,现就我州开展消防安保人员集中培训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集中培训管理的对象 自治州范围内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重点为设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 ㈠ 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㈡ 医院、学校、敬老院; ㈢ 国家机关; ㈣ 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纽; ㈤ 客运车站、民用机场; ㈥ 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 ㈦ 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㈧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㈨ 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 ㈩ 高层办公楼(写字楼)、高层公寓楼等高层公共建筑、地下公共建筑和城市重要的粮、棉、百货等物资集中的大型仓库等。 二、集中培训管理模式 ㈠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及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原则上每个消防控制室配备的管理操作人员不少于6名,符合规范要求设有自动消防设施但未设消防控制室的单位,消防设施操作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对于各社会单位现有的消防控制室管理操作人员,单位可将其纳入消防安保培训服务公司培训管理体系进行备案,由公司对其实施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从业资质后持证上岗;对于多产权单位对照配备标准缺员的,由消防安保培训服务公司对其实施消防安保人员派遣。 ㈡ 消防安保培训服务公司与社会用人单位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合同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消防安保人员应履行的职责,保障合同双方各项权利。对派遣的消防安保人员,消防安保培训服务公司与派遣的消防安保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输出合同。 ㈢ 社会单位按照消防控制室基本要求配齐控制室管理操作人员后,消防安保培训服务公司将其纳入公司消防安保人员信息库,进行统一培训、绩效考核。公司与用人单位根据绩效考核、履责情况共同对消防控制室管理操作人员进行管理。 ㈣ 在备案培训模式中,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的工资发放、劳动保障等由用人单位自行负责;在培训派遣模式中,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的工资、劳动保障等统一由用人单位提供给消防安保培训服务公司,由消防安保培训服务公司进行统一发放。 ㈤ 消防安保咨询服务公司免费为用人单位日常遇到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提供咨询服务。 三、工作要求 ㈠ 自治州所有符合条件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每年参加消防安保培训服务机构组织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少于1次。 ㈡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的全体人员,每年参加消防安保培训服务机构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不少于1次。 ㈢ 所有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必须按照要求配备消防安保人员,并每年组织参加消防安保培训服务机构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不少于1次。 ㈣ 州公安局、工商局、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发改委等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主管职能业务分工对消防安保服务业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保障消防安保培训服务公司顺利组建,健康运营。 ㈤ 各级公安消防部门作为消防安保队伍的监督、指导部门,要抓好消防安保队伍的管理教育和消防安保咨询服务公司的监督指导工作,督促其正规化运营,全面提升消防安保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消防安保服务品牌。 ㈥ 各社会单位要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大力推行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职业化工作,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运行,全面改善社会单位现有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结构,实现所有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职业管理、专业化服务,为建筑消防设施专业化管理的长远发展提供专业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