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持太和县界首市创建小麦亩产千斤示范县(市)的意见 阜政办秘〔2010〕5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巩固“江淮粮仓”地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扶持太和县、界首市(以下简称两县市)创建小麦亩产千斤示范县(市)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落实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市政府鼓励和支持两县市发展小麦规模生产,对种植小麦规模500亩以上、平均单产超过550公斤的种粮大户进行择优奖补。两县市要落实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定提高”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粮食大县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农业生产,其中用于小麦高产创建的比例不少于50%。市政府对两县市农业投入和粮食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统筹相关农业项目资金,重点支持两县市创建小麦亩产千斤示范县市。支持两县市优先申报国家和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提高农田建设标准。两县市要实施好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建设项目,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整体推进。 三、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并向两县市倾斜。推广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进行机械深松土壤、秸秆还田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专业水平。 四、强化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以新型农民培训为抓手,加大对两县市农民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2011年支持太和县农民培训10万人次、界首市农民培训5万人次。阳光工程项目优先培训农机手、植保员、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重点向小麦高产核心示范片倾斜。农民创业培训优先培训种粮大户。 五、实行专家技术指导制度。为确保各项创建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市农委向两县市分别派出专家组,指导小麦高产创建工作。 六、加大小麦田管资金投入。支持两县市加强小麦返青肥、拔节肥的追施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市财政扶持资金重点用于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片、高产创建示范片田管资金补助和扶持小麦植保、施肥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七、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引导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小麦千斤县创建活动。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在两县市建立优质小麦原料生产基地,对在两县市建立基地、落实订单的粮食加工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省级标准的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在两县市建立基地规模大、落实订单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市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安排农业产业化财政贴息资金,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财政支持项目,优先向金融部门推荐贷款项目,扩大贷款额度。 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鼓励支持两县市建立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申报市级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扶持以小麦为原料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获证单位。凡获省级、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的,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的基地,市财政将给予一定补助。 九、采取激励奖励措施。市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对率先实现小麦亩产千斤县(市)创建目标的县市,对小麦亩产达到550公斤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 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对小麦亩产千斤县(市)创建工作进行考核。两县市要积极谋划,制定创建方案,成立专门组织负责指导实施,确保实现创建小麦亩产千斤县(市)目标。市直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对两县市创建小麦亩产千斤县(市)工作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 二○一○年九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