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关于公布《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通知<br /> 现将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制订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颁发实施。在正式实行前,有关全国考核委员会的组织、考试方法及现已领证人员的复核等事项由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规定并通知。在实行《考核规则》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我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反映。<br /> 附:<br />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br /> 第一<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d700;">章</span> 总 则<br />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有关规定,为提高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则。<br /> 第二条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按本规则进行技术等级资格鉴定,取得相应的证书。<br /> 第三条 本规则所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验(简称RT),超声波检验(简称UT),磁粉检验(简称MT),涡流检验(简称、ET),渗透检验(简称PT)。@@<br /> 第二<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d700;">章</span> 技术等级人员的要求<br /> 第四条 按本规则取得不同种类和等级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该类、该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br /> 第五条 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Ⅰ、Ⅱ、Ⅲ级。<br /> Ⅰ级人员的技术要求是:除无损检测方面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外,还应具有锅炉或压力容器的基本知识和材料焊接方面的知识,并能指导Ⅱ、Ⅲ级人员开展工作。<br /> Ⅰ级人员的具体技术要求为:<br /> (1)熟悉有关规程、标准和技术条件,并能按规程、标准、技术条件制订操作规范,验收标准,检测方案,评述分析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br /> (2)能指导、检查Ⅱ、Ⅲ级人员的检测工作,培训、考核从事Ⅱ级以下的人员;<br /> (3)能制订和监督执行安全防护措施。<br /> Ⅱ级人员的技术要求是:熟悉无损检测方法和有关装置的基本知识,并且有一定的经验;能一般地了解锅炉、压力容器方面的基本知识,能独立进行检测工作。 Ⅱ级人员的具体技术要求为:<br /> (1)熟悉有关规程、标准和技术条件;<br /> (2)能编制简单的检测程序,熟练地调节仪器,独立进行检测工作,正确评定检测结果,编写和签发检测报告;<br /> (3)能指导和培训Ⅲ级人员,熟悉安全防护措施。<br /> Ⅲ级人员的技术要求是:具有一般的无损检测知识,在Ⅰ、Ⅱ级人员的指导下,能进行检测操作和记录。<br /> Ⅲ级人员的具体技术要求为:<br /> (1)能按规程、标准正确调整和使用仪器,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并能初步判断检测结果;<br /> (2)了解和贯彻安全防护措施。@@<br /> 第三<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d700;">章</span> 资格鉴定考核组织和监督<br /> 第六条 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采用三级管理办法。Ⅰ级人员由全国鉴定考核委员会负责批准,Ⅱ级人员由省级鉴定考核委员会负责批准,Ⅲ级人员由所在单位鉴定考核委员会负责批准。Ⅰ、Ⅱ级人员在报请上级部门审查前,须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经地方劳动部门和主管部门审查。<br /> 全国鉴定考核委员会由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组织有关部委代表,无损检测学会和压力容器学会代表和部分产业系统的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省级鉴定考核委员会,由省级劳动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代表和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必须有三名Ⅰ级无损检测人员。企业单位鉴定考核委员会由企业技术负责人、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劳资或教育部门的代表组成,其中必须有三名Ⅱ级以上无损检测人员。<br /> 第七条 省级鉴定考核委员会、企业单位鉴定考核委员会的委员名单应报上一级鉴定考核委员会认可,其鉴定考核计划、内容、方法和签发资格证书应报上一级签定考核委员会备案。@@<br /> 第四<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d700;">章</span> 资格鉴定考核条件<br /> 第八条 申请资格鉴定考核的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人员,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条件:<br /> ----------------------------------------------------------<br /> | 级 别 | 报 考 资 格 |<br /> |--------------------------------------------------------|<br /> | | 1.理工科大学毕业,并具有连续四年以上本专业方法|<br /> | |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br /> | Ⅰ 级 | 2.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并具有连续六年以上本专业方|<br /> | |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br /> | | 3.取得本专业方法Ⅱ级资格五年以上者。 |<br /> |--------------------------------------------------------<br /> | | 1.理工科大学毕业,并具有连续一年以上本专业方法|<br /> | |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br /> | | 2.中等专业学习毕业,并具有连续二年以上本专业方|<br /> | Ⅱ 级 |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br /> | | 3.高中毕业,并具有连续四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br /> | |测工作经验者。 |<br /> | | 4.取得本专业方法Ⅲ级资格二年以上者。 |<br /> | | 5.具有七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br /> |--------------------------------------------------------|<br /> | | 1.技工学校毕业,并具有连续一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br /> | |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br /> | Ⅲ 级 | 2.初中文化程度,并具有连续三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br /> | |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br /> ----------------------------------------------------------@@<br /> 第五<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d700;">章</span> 考试方法和内容<br /> 第九条 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的范围如下:<br /> 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可根据产品情况分单项进行。可用模拟产品试样或真实产品试样进行考试。Ⅲ级人员至少应考一个单项,Ⅰ、Ⅱ级人员至少应考两个单项。焊缝无损检测为必考项目。考试内容应包括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执行操作规程、探伤工艺和有关标准的准确程度,评定检验结果和书面检测报告的正确性等。<br /> ---------------------------------------------------------------<br /> | 级 别 | 考 试 范 围 |<br /> |-------------------------------------------------------------|<br /> | |锅炉、压力容器方面的知识,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无|<br /> | Ⅰ 级 |损检测概论。本专业方法的基本原理。该方法所用仪器、设|<br /> | |备的有关知识和调节校正方法,缺陷识别、判断等知识,有|<br /> | |关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等。 |<br /> |-------------------------------------------------------------|<br /> | |锅炉、压力容器的一般知识,材料、工艺等方面的一般知 |<br /> | Ⅱ 级 |识,无损检测概论。本专业方法的原理,该方法使用仪器的|<br /> | |调节校正方法,缺陷的判别,有关的技术标准及规程,安 |<br /> | |全、卫生防护知识等。 |<br /> |-------------------------------------------------------------|<br /> | Ⅲ 级 |本专业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知识等。 |<br /> ---------------------------------------------------------------@@<br /> 第六<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d700;">章</span> 合格标准<br /> 第十条 根据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评定,成绩均达到80分方为合格。@@<br /> 第七<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d700;">章</span> 资格证书和有效期<br /> 第十一条 经过考试合格的Ⅰ级、Ⅱ级、Ⅲ级人员,由相应的鉴定考核委员会发给资格证书。资格证书由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统一印制。<br /> 第十二条 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期结束前,可申请延长有效期,经鉴定考核委员会审查批准,可免于考试,但只允许延长一次。资格证书应有各级劳动人事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盖<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d700;">章</span>方为有效。<br /> 第十三条 本规则自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实行。<br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