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佳政办发〔2010〕12号

颁布部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法律效力

应用分类

颁布日期:2010-04-26生效日期:1900-01-01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佳政办发〔2010〕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驻佳中省直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佳木斯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佳木斯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工作方案

  第二十一届哈洽会定于2010年6月15日至19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为确保我市参会参展任务顺利完成,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佳木斯市进一步扩大对俄合作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俄两国实施《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规划》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市“两区两带一城”建设的科学发展思路和“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第二十一届哈洽会搭建的贸易合作平台,顺应国际形势,以对俄经贸合作为基础,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市优势企业和优秀产品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和交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实现对外贸易签约额12.8亿美元;利用外资3300万美元国外经济技术合作3300万美元;境外投资3600万美元;国内贸易28.3亿元人民币;国内引资22亿元人民币。各项指标均比上届增长10%。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佳木斯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孙 喆 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 孙伟经 市政府副市长
 王 平 市委宣传部部长
 贾 君 市人大副主任
 曲之平 市政协副主席
  秘书长: 苏咏平 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
  副秘书长:罗宏升 市长助理
  筹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招商局、市接待办、市中小企业局、市科技局、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外侨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抚远三角洲管理委员会、市金融办、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及各县(市)区政府。
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商务局局长宫秀丽同志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
  (一)综合业务组。
  组 长:刘 政 市商务局党委副书记
  副 组 长:李盛华 市招商局副局长
  主要任务:负责我市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工作方案的制定;编制佳木斯市交易团活动日程安排表;负责节会期间各参展团工作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办;负责节会期间有关经费的预算、收缴、管理、使用;审核市政府参会人员名额分配;负责本市参展证的办理工作;负责节会入场券购买和发放;协调各职能组在节会期间的工作;搜集整理节会期间全市参展情况,并每日及时向大会组委会提供我市成交成果和参展新闻;负责联系俄罗斯、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客商,发放邀请函及为参会客商办理外宾证;根据省里给佳木斯交易团下达的计划,分配落实邀请境外客商(含港、澳、台)计划。
  (二)参展布展协调组。
  组 长:李大鹏 市商务局副局长
  副 组 长:秦世海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郭春晖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姜庭洲 市经委副主任
  杨文杰 市农委副主任
       张志民 市科技局副局长
       刘海博 市旅游局副局长
       张纯刚 市金融办副主任
       慕德贵 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主要任务:负责全市15个展(区)馆的总体策划,制定实施参展布展方案;督促、检查、协调各展(区)馆的装潢、布展工作。
  (三)招商引资组。
  组 长: 田 雨 市招商局局长
  主要任务:负责组织全市各部门及县(市)区有重点的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前期筹备工作;负责节会期间的项目洽谈和签约;负责邀请国内客商300人;负责落实利用外资3300万美元和国内引资22亿元人民币两项指标。
  (四)宣传组。
  组 长: 秦世海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主要任务:负责组织我市各新闻单位赴哈采访报道;组织各新闻媒体以不同形式报道我市参会情况;利用好省内外各大宣传媒体,突出宣传我市招商政策、招商环境、城市形象;协调国家及省级新闻媒体,集中采访佳木斯交易团;提供综合电视宣传片、光碟及外宣印刷品供会议期间宣传使用。
  (五)会务组。
  组 长:刘东海 市接待办主任
  主要任务:负责安排参会人员的食宿;负责我市代表团对外接待工作;负责参会领导车辆证件的请领、发放和对车辆进行调度;负责对省及哈市有关方面关系的协调、保证参会工作的良好秩序;负责安排市领导参会期间活动;负责安排布置交易团各项活动的场所;负责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事宜。
  四、工作安排
  (一)招商招展工作。招商招展工作是历届哈洽会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突出重点、提高质量的原则,扩大战略投资者、采购商、专业买家的比例,定国别、定行业、定任务,实现参会参展境外客商500人的目标。各牵头单位和各县(市)区交易分团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对外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开展招商招展工作。要在巩固已有老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客户。
  对境外客商的邀请,在继续做好对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东欧、东北亚等参会(参展)国家和地区招商招展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资本输出、服务发包、产业转移国家和地区客商的邀请力度;对境内客商邀请重点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西部、内陆中心城市为主,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县(市)区要分行业、按部门对口邀请。
  境内外客商邀请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网上招商、登门拜访境外驻华机构、赴重点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等方式进行。各交易分团和有关单位要将客商邀请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协调,提高实效。市内各出访考察、招商团组尽可能带上哈洽会招商任务。在注重数量的同时,还应着力于提高我市邀请客商的层次和质量,对外要重点邀请世界500强企业及其他跨国公司和境外知名大企业,对内要重点邀请国内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投资伙伴。具体客商邀请名额分配见附件。哈洽会客商邀请函可到市商务局对俄贸易合作科领取(市机关中心0216室)。
  (二)参展布展工作。
  本届哈洽会室内外展览面积为86000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3000个,继续实行地市组团、专业布展,设立现代农业展区、高新技术展区、服务外包展区、金融产业展区、经济合作展区、龙江制造展区、旅游产业展区、建材展区、轻工展区、文化产业展区、室外大型机械展区、机电馆(展览篷房)、家具馆、港澳台展区和俄罗斯等外国展区等15个展(区)馆。根据省方案部署,本着上下对口、职能分工的原则,划分各专业展(区)馆具体牵头单位:经济合作展区(主题形象展区)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现代农业展区由市农委牵头;高新技术展区由市科技局牵头;服务外包展区市信息产业局牵头;金融产业展区由市金融办牵头;龙江制造展区和室外大型机械展区由市经委牵头;建材、轻工、机电、家具、港澳台和俄罗斯等外国展区由市商务局牵头;旅游产业展区由市旅游局牵头;文化产业展区由市委宣传部牵头。
  各牵头单位要认真做好组展布展工作,按照“节约成本、合理利用、突出区域特点、展示佳木斯特色”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参展企业和展品的筛选,突出展示全国名牌优质产品,提高省和国内外名牌优质产品的展出比例。市发展改革委要确保区域主题展区(经济合作展区)的我市展位位置突出、醒目,展位布置能较好地展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突出佳木斯特色,按省“八大经济区”建设规划重点推介我市高新技术园区、黑瞎子岛开发及同江铁路大桥建设等一批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扩大国际知名度,增强对国内外客商的吸引力;市经委要保持和增大农机展区这个亮点,在展区面积、展位布置和参展企业、农机具数量上要超过上一届,要动员佳木斯所有农机企业参展,把佳木斯农机城的品牌做大做响;市农委负责的现代农业展区要突出我市农业特色,产品要新颖别致,包装精美,具有地方特点,布展设计上要下大功夫,争取与其他地市有独道的区别;所属各县(市)参展单位参展展品及布展设计要突出本地特色,尤其是在主题展区展示的产品,更要认真筛选,在布展设计方面要及时与筹委会相关单位对接协调,争取高质量参展。其他各布展牵头单位也要认真准备、精心谋划,争取让更多的企业及项目上会参展。同江市负责邀请俄罗斯文艺团体,在哈洽会开幕当天在我市主题展区前现场演出,烘托气氛。
  有展位的各牵头单位要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做好展位申请和确认。各展(区)馆要组织专家搞好总体设计,保证布展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各牵头单位要按照市政府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布展方案,报市哈洽会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审定后组织实施。
  (三)经贸洽谈及项目签约工作。
  1、利用哈洽会搭建的平台,积极参与专项经贸活动和会议论坛。具体分工如下:开幕式、俄罗斯商务日、服务外包发展周、第三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省内园区与外贸企业对接会、东盟自贸区推介会、龙港澳台及俄罗斯远东经贸合作项目洽谈会、境外园区建设推介会由市商务局负责;国际中小企业对接会由市中小企业局负责;黑龙江省投资项目推介会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日本商务日、国内区域合作经贸洽谈会、比利时卢森堡省商务日由市招商局负责;东盟国家推介会、拉美国家推介会、第四届中国拉美企业高峰论坛推介会、第一届中俄工商会合作圆桌会议由市贸促会负责;金融产业系列活动由市金融办负责;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哈大齐工业走廊行由市工商联负责。
 2、各交易分团和参展单位应切实加强与参展商、采购商、投资商的沟通,搞好贸易配对和项目对接,做好洽谈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利用本届哈洽会搭建的贸易洽谈和招商引资平台,大力开辟新市场。推动我市对俄边贸企业和在俄投资企业与国内珠三角、长三角及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紧密联系,积极推动我市轻纺、建材、机电等优势产品对俄出口,搞好俄罗斯产品进入我市场的衔接和服务工作。对重点大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力争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重特大项目。在洽谈成交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成交的数量,更要注重成交的质量,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
  3、组织几个大额经贸合同和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参加全省的签约仪式,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工作由市招商局负责。
  (四)宣传工作。
  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一是大力宣传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市商务局负责编制《中俄合作项目册》,市招商局负责印制《佳木斯招商引资项目册》。二是大力宣传我市的名优特产品。由市经委负责印制《佳木斯参展企业及产品名录》。三是大力宣传我市特色资源。由市委宣传部外宣办负责制作综合电视宣传片、光碟、布幔及外宣印刷品等。四是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我市参会情况。各新闻单位要赴哈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各新闻媒体要以不同形式报道我市参会情况。利用省内外各大宣传媒体,突出宣传我市招商政策、招商环境、城市形象。五是哈洽会期间,各县(市)区和参会企业应充分利用大会提供的各种宣传手段,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产品。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抢前抓早,扎实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参会准备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牵头部门要于5月5日前将本地区、本部门参加第二十一届哈洽会活动方案上报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市哈洽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哈洽会筹备工作会议,对各组筹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各参展成员单位要按照交易团的统一部署,认真完成交易团交办的参会、参展、客户邀请等工作任务。客户邀请要尽快落实,并将境内外客商邀请任务的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参展企业和展品的筛选,产品说明书及企业简介要用中、英、俄三种文字打印,照片、图片要清晰,产品包装要精美。要力争使我市参展工作在场内位置、展位规模、展品包装和档次等方面都超过往年。
  (三)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树立大局意识,在市哈洽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和统一领导下,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与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的联络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联络。对需要参加大会签约的项目及活动要提前上报。对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特别是需要市主要领导参加的活动,要提前申报,以便统筹安排,确保各项活动有序进行。本届哈洽会结束后,佳木斯交易团将召开总结大会并评选参加哈洽会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四)求真务实,跟踪问效。哈洽会结束后,市政府将对我市签订的经贸和投资合作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对各县(市)区政府、各牵头单位签约项目履约情况进行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各牵头单位要高度重视哈洽会履约工作,加大对签约项目的落实力度,保证项目履约率。
  各参展单位务于5月15日前将《参展申请表》(于哈洽会网站下载,网址:www.ichtf.com)上报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闻风、吕月平、盛宇虹,联系电话:0454-8222966,传真:0454-8223977,电子邮箱: wenhm_2007@163.com。



同地区相关
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钢结构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管理要点》的通知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通知
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
黑龙江省消防条例(2025年修订)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命令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实施细则》《黑龙江省其他建设工程分类管理目录清单》的通知
黑龙江省工会条例
同专业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条例》等4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引绰济辽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2025年修订)
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公路条例(2025年修订)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条例
山南市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昌都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同行业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