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阳江市人民政府印发2009年市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

阳江市人民政府印发2009年市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阳府〔2009〕18号

颁布部门: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

法律效力

应用分类

颁布日期:2009-03-30生效日期:1900-01-01

印发2009年市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

阳府〔2009〕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2009年市政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九年三月三十日









2009年市政府工作要点



  根据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1.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我市指标以内,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业总产值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外贸出口力争年内有所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市政府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以扩大内需为重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狠抓重大项目建设

  1、全力支持阳江核电站建设,确保广东华厦阳西电厂6月份正式投产,推动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上马建设。(市发展改革局、经贸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建设局、海洋渔业局、水利局、阳江供电局、阳东县政府、阳西县政府、阳春市政府负责)

  2、按期完成500千伏西蝶线等输电工程。(阳江供电局负责)

  3、推进云阳高速公路阳阳段建设,动工建设阳江港4个5万吨级码头泊位。(市发展改革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江城区政府、阳春市政府、阳东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

  4、加快开阳高速公路阳江立交及联络线项目建设。(市发展改革局、建设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财政局、江城区政府负责)

  5、4月中旬完成海陵大堤修复加固工程。(市公路局、交通局、建设局、自来水公司、海陵岛试验区、高新区管委会负责)

  6、配合做好广东西部沿海铁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市发展改革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局、环保局、阳东县政府、江城区政府负责)

  7、力促500万吨水泥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阳春市政府、市投资服务管理中心、经贸局、环保局负责)

  8、积极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范围,争取国家、省在重点项目的审批、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市发展改革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财政局负责)

  (二)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9、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支持大型商业中心建设。落实“家电下乡”等消费政策,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镇村农贸市场建设,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市经贸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负责)

  10、推进阳江港物流园区和五金产品物流中心、建材物流中心、卷烟配送中心、粮食物流中心、水产品物流中心、蔬菜水果物流中心“一园六中心”建设。(市外经贸局、经贸局、建设局、粮食局、烟草专卖局、农业局、海洋渔业局、高新区管委会负责)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强化行业管理和宣传促销,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市旅游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1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阳东山水绿洲度假村、海陵岛海韵国际大酒店、阳春温泉度假村等十项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在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阳东县政府、海陵岛试验区管委会、阳春市政府、市旅游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环保局负责)

  13、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为契机,发挥“南海Ⅰ号”效应,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市旅游局、文广新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陵岛试验区管委会负责)

  14、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培育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市旅游局、农业局、经贸局负责)

  15、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引导,适度开发大型楼盘,推进住宅产业化和集约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市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房管局负责)

  16、做大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传统商贸业,培育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中介、现代金融等新型城市经济业态。(市经贸局、文广新局、信息产业局、金融办、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阳江银监分局负责)

  二、以壮大总量为重点,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7、实施《阳江市推进自主创新行动纲要》。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企业以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为依托,积极组织五金刀剪产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年内有6家以上企业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市科技局、经贸局、财政局负责)

  (五)加快发展临港工业

  18、大力发展以外向型、大物流为特征的临港工业。着力推进嘉吉粮油二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强一批在谈重化工业项目的跟踪落实,推动形成临港工业集群。积极发展保税仓储业务,构筑现代港口物流体系。(阳江高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局、经贸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环保局、外经贸局、投资服务管理中心负责)

  (六)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19、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五金刀剪、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电建材、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市科技局、经贸局负责)

  20、抓好国家刀剪及日用金属工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市质监局、发展改革局、经贸局、财政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环保局负责)

  21、抓好省市共建五金刀剪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市经贸局、科技局负责)

  (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2、落实和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支持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配套发展。继续开展“工业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落实重点企业包扶责任制,及时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市经贸局及各相关单位负责)

  23、扩充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市经贸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负责)

  24、推进政银企合作,财政参股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市经贸局、财政局、金融办、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阳江银监分局负责)

  25、全面清理涉企收费项目。(市物价局、监察局负责)

  (八)努力扩大外贸出口

  26、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开拓出口市场。鼓励企业发展对外销售网络,扩大出口规模。扶助企业降低出口风险。(市外经贸局、阳江海关、阳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

  27、做好阳江港通用码头8号泊位对外开放验收工作。尽快开通阳江港至深圳盐田港航线。加快口岸联检综合楼建设。(市外经贸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交通局、阳江海关、阳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阳江海事局、阳江边防检查站、阳江高新区管委会负责)

  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切实抓好“三农”工作

  (九)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8、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市农业局、粮食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农发行负责)

  29、大力发展南药、水果、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积极推动猪苗、蚕桑等基地建设。创建1家国家级、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局、林业局、海洋渔业局、科技局、财政局负责)

  30、推进8万亩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市林业局负责)

  31、推进海洋综合开发,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实施现代标准化鱼塘建设和健康养殖基地建设工程,努力完成1万亩标准化鱼塘建设。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业,打造广东省重要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市海洋渔业局、经贸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32、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市农业局、民政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33、抓好4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市交通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34、高标准抓好海堤达标建设,全市万亩以上海堤按五十年一遇标准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快3座中型水库和24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积极推进漠阳江两岸和中小流域整治。(市水利局、发展改革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财政局、海洋渔业局、各有关县(区)政府(管委会)负责)

  35、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重点抓好市级1万亩、县级7000亩2个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市农业局、国土资源局负责)

  36、加快东平国家中心渔港建设,完成沙扒国家一级渔港建设任务,推动溪头、对岸渔港创建国家一级渔港。(市海洋渔业局、江城区政府、阳东县政府、阳西县政府负责)

  37、开展“宜居村庄”创建活动。(市建设局、农业局负责)

  (十一)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38、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措施,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市农业局、财政局、物价局、监察局负责)

  39、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市农业局负责)

  40、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市劳动保障局、工商局、财政局、农业局、发展改革局、地税局、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41、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市发展改革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四、以加快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双转移”工作

  (十二)加快融入珠三角

  42、深入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主动融入珠三角,依托珠三角,服务珠三角,积极接受珠三角的辐射和带动,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加强与珠三角在产业体系和交通网络等方面的对接,加快融入以珠三角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与珠三角形成基础设施对接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格局,不断提高与珠三角的合作水平。(市府直属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十三)着力加快产业转移园建设

  43、以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高起点做好园区的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园区功能分区,年内完成2平方公里征地任务,加快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统筹发展中山火炬(阳西)等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全面提升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把我市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地。(阳江高新区管委会、江城区政府、阳西县政府、阳春市政府、阳东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局、经贸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局、投资服务管理中心阳江供电局、市自来水公司负责)

  44、抓好融资平台建设,用好用活省竞争性扶持资金,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提升其对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聚集能力。(阳江高新区管委会、江城区政府、阳西县政府、阳春市政府、阳东县政府、市财政局、金融办、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阳江银监局负责)

  45、制订完善优惠的政策措施,创造园区工业用地、用水、用电价格优势,确保广州昊天化工、嘉吉粮油增资扩产等重大项目落户,推动一批工业项目上马建设。(阳江高新区管委会、江城区政府、阳西县政府、阳春市政府、阳东县政府、市国土资源局、投资服务管理中心、阳江供电局、市自来水公司负责)

  (十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46、继续开展驻点招商活动,努力引进世界500强及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引导外资投向临港工业、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农海产品深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市外经贸局、发展改革局、经贸局、文广新局、旅游局、海洋渔业局、投资服务管理中心及各相关驻点招商负责单位负责)

  47、鼓励现有大型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吸引业务相关或上下游配套企业。(市外经贸局、投资服务管理中心负责)

  48、加强投资服务管理,强化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签约项目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市投资服务管理中心、外经贸局、经贸局、监察局负责)

  (十五)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9、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体规划。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在建立县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完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劳动力4.5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市劳动保障局、农业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五、以建设宜居城乡为重点,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十六)强化城乡规划

  50、加强规划的编制、管理和实施,优化城镇体系规划和城乡功能布局。组织编制好城市分区规划,重点抓好产业转移工业园、三江岛等的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一河两岸”、“城南新区”和共青湖核电生活后勤科研基地等重点项目规划的实施。继续抓好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全市12个中心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市规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局、城管局、江城区政府负责)

  (十七)统筹城乡建设

  51、确保阳阳铁路延伸线、S369线春湾至罗阳段改建工程和市区二环南路、东门南路、新江路、高凉路等一批公路、市政道路年内竣工通车,推进沿海高速公路联络线白沙至程村段、阳西县织篢至丰头港公路和新江东路、马曹路西段等一批公路、市政道路开工建设。(市城管局、建设局、规划局、环保局、交通局、公路局、发展改革局、财政局、阳江铁路有限公司、阳江高新区管委会、江城区政府、阳春市政府、阳东县政府负责)

  52、加快推进“一河两岸”改造工程。(市城管局、建设局、水利局、规划局、江城区政府负责)

  (十八)完善城市管理

  53、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市政管理。(市城管局、建设局负责)

  54、完善市区建设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和执法力度,大力整治“六乱”和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和美化户外广告,美化城市环境,完善环卫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城管局、规划局、建设局负责)

  55、健全土地储备制度,全面严格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土地资源,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增强政府对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的调控能力。(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财政局、监察局负责)

  (十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56、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和“三同时”制度,鼓励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从严限制高消耗、高污染项目。严格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市环保局、经贸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57、推进城市污水收费改革,加快闸坡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年内上马建成城南新区、高新区、银岭工业园等污水处理厂。(市环保局、规划局、物价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58、继续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建设,稳妥推进岗列那格五金电镀城搬迁,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市环保局、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59、扎实开展创建绿色城镇、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和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阳江的绿水青山。(市环保局、城管局、建设局、民政局、教育局、经贸局、林业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六、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二十)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60、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合理配置部门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市发展改革局、人事局、法制局、监察局负责)

  61、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市法制局、监察局负责)

  62、开展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发展改革局、法制局负责)

  (二十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63、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督、审核、处置机制。有序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2009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处理好国企改革的遗留问题,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工作。支持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产权多元化进程,优化经营机制(市国资委、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工交资产公司、商贸资产公司负责)

  (二十二)深化投融资、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

  64、创新投融资体制,重点推行BOT、BT、项目代建制、收费质押等新型项目融资和组织方式,推进政府公共资源特许经营改革,试行城市公共资源开发、使用、经营公开招标,增加公共资源收益。(市发展改革局、国资委、财政局、城管局、建设局、金融办、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阳江银监分局负责)

  65、完善财税管理机制。(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负责)

  66、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机构。设立新型金融机构。深化农信社改革。(市金融办、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阳江银监分局负责)

  67、稳步推进价格和收费等各项改革。(市物价局负责)

  (二十三)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68、进一步健全资本、产权、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创新市场监督模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商业欺诈、传销等违法行为。(市工商局、国土资源局、人事局、经贸局、民政局、房管局、质监局、公安局、烟草专卖公司、盐业局、打私办负责)

  69、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工商局、经贸局、中小企业局、质监局、金融办、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阳江银监分局负责)

  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阳江

  (二十四)优先发展教育

  70、抓好1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年底前解决全市517名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扩建10所高中阶段学校,新增学位近万个,积极筹备迁建市第一中学,阳西县第二中学9月建成招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9月扩建招生,加快市技工学校扩建扩招工作,建设一批重点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和实训中心,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8%。确保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学管理,强化素质教育(市教育局、劳动保障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阳江职院、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十五)不断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71、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劳动者实现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万人。(市劳动保障局、人事局、工商局负责)

  72、抓好地税全责征收社保费,妥善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社保遗留问题,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加快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全面铺开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市劳动保障局、地税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73、扎实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实现全民医保。(市劳动保障局、卫生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74、抓好低保应保尽保工作,落实五保供养资金,确保集中供养标准达200元/人月、分散供养标准达150元/人月。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因病致贫、因贫失学、因残失业、因灾受困家庭和人员的救助援助工作。(市民政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75、筹建省红十字会粤西片备灾救灾中心。(市红十字会、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负责)

  76、加快廉租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市房管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十六)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77、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镇、村卫生院(站)综合改革。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无偿献血和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市卫生局、人事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78、建立市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新建市中医医院。改造建设10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卫生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财政局、环保局、发展改革局、人事局、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十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79、力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年中建成开馆。深入挖掘开发“海上丝绸之路”、冼冯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创作和生产具有阳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艺术精品。(市文新广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负责)

  80、继续推进文化名城“五个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市粤剧团、歌舞团的改革。(市文新广局、财政局负责)

  81、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市文新广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82、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出版、创意、娱乐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市文新广局、阳江广播电视台负责)

  (二十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83、强化市场监管,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市物价局、工商局负责)

  84、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85、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市安全监管局、公安局、消防局负责)

  86、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市公安局、市政府应急办负责)

  87、积极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反映诉求。(市信访局负责)

  88、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市司法局负责)

  89、进一步压减治安和刑事案件发生。(市公安局负责)

  90、推进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市民政局负责)

  91、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市司法局、民政局、总工会、残联会负责)

  (二十九)加快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92、做好人才工作。(市人事局负责)

  93、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市人口计生局负责)

  94、加快市体育运动学校、市水上活动中心建设。(市体育局负责)

  95、加快市科技馆内部装修布展和开馆。(市科技局负责)

  96、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市文广新局、阳江广播电视台负责)

  97、加大档案馆舍建设和档案资源抢救、保护、开发力度。(市档案局负责)

  98、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拥军优属工作。(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99、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任务。(市统计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100、加快气象公园和海洋气象监测网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市气象局负责)


同地区相关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阳江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的通知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海上险情应急预案的通知
阳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的通知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消防水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阳江市水产养殖尾水污染防治规定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
同专业相关
阳泉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25年修订)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试点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辽宁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正负面清单》的通知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相关电子证照动态监管的通知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修订印发《北京市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业务经办细则 (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危险废物填埋白名单》《上海市一般工业固废填埋白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信用评价指标及评分细则(2025年版)》的通知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转发《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等6个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的通知
同行业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