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安委会,市政府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论述,李克强总理1月15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近期有关安全生产会议部署要求,深刻汲取省内外典型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全市春节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安全防范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春节前,生产经营单位抢工期、赶进度现象突出,事故风险增大;春运旅客出行增多,加之受疫情防控因素影响,自驾返乡过节人员大幅增加,节庆物资运输繁忙、低温寒潮恶劣天气多发,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春节期间,大量人员就地过年,近郊旅游、本地旅游、餐饮娱乐等活动更加密集,风险防控压力加大。部分工矿商贸企业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生产经营,而管理人员可能放假,容易造成生产和管理脱节引发事故。春节后,生产经营单位迎来复工复产高峰,受从业人员“节后综合症”、机器设备较长时间停运及企业抢“开门红”等多种因素影响,事故风险较高。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抓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要结合节日特点、天气变化、生活经营活动规律和疫情防控形势,认真分析研判本区域本行业领域春节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因时因势加密会商研判频次,突出安全管控重点,针对性落实、动态调整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增强安全防范的精准性、时效性。
二、切实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各级各部门要扎实推进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会战,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暗访检查,严格监管执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整治各类隐患问题,抓实抓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一)道路交通方面。要深刻吸取绵阳江油“2022·1·2”较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班线客车、旅游包车、危化品运输车、货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安全监管,加大关键路段、重要路口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酒驾、毒驾、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货车违法载人等非法违法行为。要突出公路桥隧、长陡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和事故多发路段等重点部位,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二)建筑施工方面。要针对春节期间留蓉过节工人可能增多的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生活用电、消防设备配备、食堂燃气等重点环节管理,加强工地生活区消防安全管控。要落实专门力量强化春节期间不停工工地安全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加强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关键部位安全管控,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各类涉险事故。
(三)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方面。要持续对一二级重大危险源、医药化工企业开展大排查,重点检查特殊作业审批、控制室人员管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要切实强化烟花爆竹经营、燃放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制售、储存烟花爆竹行为,加强禁放区域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周边的巡逻管控。
(四)城镇燃气方面。要聚焦燃气经营、餐饮场所、老旧小区、燃气工程、燃气管道设施等,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要督促使用燃气的餐饮等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要采取播放小视频、张贴宣传画、发送微信短信、入户安全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春节期间居民安全用气宣传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全民安全用气意识。
(五)城乡消防方面。要紧盯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宾馆饭店、文博单位、古镇古街、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三合一”“多合一”场所、住改商、住改仓、餐饮企业等重点部位,针对性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整治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通道不畅、电气线路老化等隐患问题。
(六)文化旅游方面。要加强文旅场所客流管控,及时发布警示提醒信息,严防人员拥挤、踩踏。要加强春节期间群众性活动场所安全检查,整治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液化石油气等突出隐患问题。要督促大型游乐设施、缆车、索道等特种设备运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落实现场防范措施,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停止使用。
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节日特点,全面抓好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工作。
三、着力加强节后复工复产安全防范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开展一次针对性分析研判,摸清找准节后复工复产存在的重大风险、薄弱环节、关键要害,制定并落实防范化解措施,切实抓好复工复产安全工作。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周密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在复工复产前集中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工作例会、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一次风险辨识评估、一次隐患排查整治和一次应急处置演练,严防因安全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引发事故。对危险化学品、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等高危领域,要严把节后复工复产备案、审批、验收、确认等关口,做到合格一个、验收一个、复工一个,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复工复产。
四、扎实做好春节期间应急处置准备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天气、道路通行等情况的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广泛进行安全提示。要将交通安全等法规常识宣传到公路、铁路沿线以及人员集中的机场、车站、地铁,促进群众文明行车、安全出行。要针对节日期间人员在室内活动较多的实际,加强居民防火灾、防燃气中毒等的宣传,提高自防和自救互救能力。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做好应急预案、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各项应急准备,一旦遇到险情,快速响应、高效应对、科学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