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郑政办〔2009〕38号

颁布部门: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法律效力

应用分类

颁布日期:2009-06-24生效日期:1900-01-01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郑政办〔2009〕38号


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郑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08年度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情况
2008年,全市共排查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569处(其中:滑坡89处、崩塌280处、泥石流11处、地面塌陷111处、不稳定斜坡76处、黄河塌岸1处、黄土湿陷1处);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6570份,设置地质灾害危险区警示牌754块;出动4815人次对地质灾害灾害点进行巡查排查;发布地质灾害等级3级以上预警预报信息9次,成功避险6次;开通了手机短信平台对极端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进行提醒预防,发布短消息30次,在
线人员约1600余人;临时搬迁避让受灾害威胁群众201人,避免经济损失49万元。
全年共发生小型地质灾害6起,其中黄土崩塌5起,地面塌陷1起,发生时间集中在7、8月份,主要是降雨引发,没有因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二、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隐患重点防治区域与责任单位
我市地质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山区、丘陵区和矿区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主要灾害类型有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全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6、7、8、9月份。重点防范的县(市)、区是巩义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新郑市、惠济区、二七区、中原区等。主要隐患区段有:
(一)河洛-北邙危险地段,责任单位分别为巩义市人民政府、荥阳市人民政府、惠济区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北部黄土丘陵以崩塌、滑坡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范围涉及巩义市河洛镇、站街镇,荥阳市汜水镇、王村镇、高村乡、广武镇及惠济区古荥镇的黄河桥村、张定邦村一带,面积约130km?2.该地段突出特征是:黄土崩塌、滑坡特别发育,且规模大、危险性强、致灾后果严重。黄河风景名胜区、桃花峪、汉霸二王城等重要景区位于该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开-洛高速公路、陇海铁路等均从该地段通过。
(二)康店-河洛危险地段,责任单位为巩义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北部黄土丘陵以崩塌、滑坡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区域属巩义市康店镇、河洛镇一带,面积100km?2.其特征同河洛-北邙危险地段。开-洛高速公路从该地段通过,黄河主流带紧逼该段。段内有巩义石窟寺、康百万庄园、杜甫故里等重要文物古迹。
(三)大峪沟-刘河危险地段,责任单位分别为巩义市人民政府、荥阳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部环山丘陵以地面塌陷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范围涉及巩义市大峪沟镇、竹林镇、新中镇及荥阳市刘河镇、崔庙镇、贾峪镇一带,面积约100km?2.其突出特征为: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十分发育,且具有规模大、危险性强、危害范围广等显著特点。该地段是巩义市、荥阳市重要经济带,厂矿企业众多,人口密集,G310国道、地方铁路通过该地带。
(四)牛店-白寨危险地段,责任单位为新密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南部环山丘陵以地面塌陷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区域属新密市牛店镇、米村镇、城关镇、岳村镇及白寨镇一带,面积约145km?2.该地带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十分严重,现有不稳定塌陷20多处,致灾作用明显。同时,该地带又是新密市重要的经济发达区,人口密集,分布有打虎亭汉墓、密县瓷窑址等重要文物古迹,郑-少高速公路,豫03省道、地方铁路等均通过该地段。
(五)平陌-超化危险地段,责任单位分别为新密市人民政府、登封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南部环山丘陵以地面塌陷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范围涉及登封市大冶镇及新密市平陌镇、超化镇一带,面积约223km?2.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灾害十分发育,现有不稳定塌陷30余处,致灾作用明显。该段建筑物密集,人口众多,铁路、河流穿越该段,新密大隗镇国家生态建设试验点紧邻该地。
(六)白坪-徐庄危险地段,责任单位为登封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南部山区丘陵以地面塌陷为主的重点防治区,行政区域属登封市白坪乡、告成镇、徐庄乡一带,面积约80km?2.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十分发育地段,现有大小不稳定塌陷10余处,危害作用较大。该处村镇密集,人口较多,著名文物景点古迹观星台、王城岗遗址、石淙河摩崖题纪等皆位于该地段,G207国道公路从中通过。
(七)夹津口-唐庄危险地段,责任单位分别为巩义市人民政府、登封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部中低山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防治区。行政范围涉及巩义市夹津口镇、涉村镇及登封市唐庄乡北部一带,面积约140km?2.该地段突出特征是:滑坡、崩塌十分发育,且规模大、危害性强。铁生沟滑坡、罗泉滑坡、浅井滑坡、花峪滑坡、王河村集场滑坡、龙头村滑坡隐患区人口密集,豫31省道从该地段通过。
巩义市铁生沟滑坡危险区是省、市确定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一,直接威胁着省属铁生沟煤矿部分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豫31省道的通行安全。现滑坡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趋势明显,特别是遇大气强降雨的作用,易引发大型滑坡灾害。
(八)少林寺-水磨湾危险地段,责任单位为登封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南部中低山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防治区。行政区域属登封市嵩山少林寺、玄天庙、陈家门、水磨湾、宋窑一带,面积约110km?2.嵩山最高峰玉寨山位于该地,山势雄伟,山高谷深,崩塌、滑坡、泥石流十分发育。少林寺、三皇寨风景名胜区、少林水库位于该地段,G207国道、郑-少洛高速公路从中通过。
(九)千户寨危险地段,责任单位为新郑市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南部中低山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防治区。行政位置属新郑市千户寨、观音寺一带,面积约90km?2。区内属箕山东段余脉,地形起伏大,坡陡谷深,崩塌、滑坡、泥石流十分发育。凤后岭潜在滑坡、大槐树泥石流、观音寺岳口村崩塌等皆位于该段。且人口相对密集,始祖山等重要风景名胜位于该地。
(十)须水-侯寨危险地段,责任单位分别为中原区人民政府、二七区人民政府
该地段为西部岗丘、倾斜平原以崩塌、滑坡为主的防治区。行政涉及中原区须水镇和二七区侯寨乡一带,面积约75km?2。崩塌、滑坡较为发育,地裂缝次之,局部地下人防工程存在潜在隐患。该地段紧邻郑州市区,厂矿众多,人口密集,郑-少高速公路和郑州市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四环道路等从该段通过。无缘真公禅师塔、原武温穆王墓等文物及常庄水库、尖岗水库位于该地段。
除以上十处危险区外,煤矿、铝土矿、采石场等矿区地面塌陷、崩塌;山区、丘陵区居民点,学校周围和旅游景区附近的崩塌、滑坡;公路、铁路沿线两侧不稳定斜坡;河流、水库沿岸的坍塌隐患等也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对象。当地政府及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矿山、教育、旅游等部门,郑煤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矿业公司等国有重点矿山企业均负有防治责任,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三、主要防治要求和措施
2009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汛期为主线,以山区、丘陵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为防治重点,进一步落实防治责任制,加强预警预报,建立健全群防群治体系,努力提高防范能力,避免或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建立县级领导包片和乡(镇)领导包点的防治责任机制,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县、乡、村都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矿山、教育、旅游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本部门、本行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和防治工作,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并予以公示。
2.健全群测群防网络,落实防灾预案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要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预警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性隐患点,要安排专人进行连续监测,定期把监测情况报告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灾害隐患威胁的每个单位、每个学校、每一户居民手中。
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编制防灾预案,内容包括监测检查、预警预报、人员疏散、应急抢险等,并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醒目位置予以公示。
3.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做好预防工作
汛期,国土资源、气象、广电部门要做好全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并在当地电视台和相关网站上向社会公众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各地还可因地制宜,采用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通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防治责任人采取应对措施,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
4.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做好防治工作
一是做好地质灾害速报。各地要认真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郑政办〔2009〕5号)精神,做好突发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工作。单位或者个人发现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的,要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报告。
二是做好汛期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安排专人日夜值班。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值班电话,白天:68810550(传真)、68981574;夜间:68981574、68982016(传真)。
三是做好险情巡查。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有关单位、企业,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巡查工作,密切关注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预报、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共同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对预报可能发生强降雨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要迅速组织人员逐点巡查,发现险情或者灾情要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报告。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矿山、教育、旅游等部门,郑煤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矿业公司等国有重点矿山企业要认真做好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巡查工作,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指导,组织做好地质灾害巡查。
5.切实做好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应急工作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健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和队伍,积极建立指挥平台,组织应急演练,储备应急物资和资金,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相应的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区段,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对居住在危险区内的人员采取搬迁避让措施。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要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6.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把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有计划的开展治理工作。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7.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增强全社会防范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维护社会安定。

同地区相关
郑州市贾鲁河保护条例(2024年修订)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202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
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2024年修订)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郑州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郑州市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密市曲梁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曲梁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一2026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郑州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郑州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同专业相关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部分重点环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应急抢险救灾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建设好房子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标准》的通知
宜春市补充工伤保险办法(试行)
同行业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