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关于推进实施白马湖(淮安)退围(圩)还湖工作的意见

关于推进实施白马湖(淮安)退围(圩)还湖工作的意见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淮政发〔2010〕134号

颁布部门: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

法律效力

应用分类

颁布日期:2010-07-01生效日期:1900-01-01

关于推进实施白马湖(淮安)退围(圩)还湖工作的意见

淮政发〔2010〕13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为切实加强白马湖的保护和开发,改善和保护白马湖的水生态环境,保障淮安市中心城市第二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市政府决定,实施白马湖(淮安)退围(圩)还湖、推进生态养殖、提升湖区生态环境工程,实现湖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现就白马湖(淮安)退围(圩)还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功能区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环保优先和科学治理,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妥善安置、确保稳定的原则,组织实施白马湖退围(圩)还湖工作,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工程,全面修复白马湖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确保白马湖水源地水质安全,促进白马湖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功能区规划推进实施退围(圩)还湖,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
1.生态健康养殖区。主要发展生态网围(网箱)养殖,实行小区式管理,安置专业渔民生产。
2.资源繁保增殖区。对所有退围(圩)还湖水域,实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人工放流鱼、蟹、虾等水产苗种以及螺蛳、贝类等有利水质净化的生物品种,逐步恢复湖区渔业资源品种的多样性和渔业资源总量。
3.湿地生态修复区。对沿湖岸边原圈围开发的土圩进行平毁,恢复湖区自然湿地,适量建设水生植物观赏园等人工湿地。
4.沿岸休闲度假区。在湖岸建设环湖大道、亲水平台和生态绿地,发展集垂钓、餐饮、观光、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
5.湖岛观光旅游区。利用原有的湖区自然岛屿建设旅游特色景点,其中:土城子、王骆殿、堆头集、龙头、桃花岛、倪行等岛屿作为重点工程建设。
二、退围(圩)还湖范围、目标任务和生态健康养殖区规划
(一)退围(圩)还湖范围对整个白马湖(淮安)水域范围内的所有养殖土圩、网围及其它渔业设施实施退围(圩)还湖,其范围为:洪泽县潮泽河的大治桥以东、浔河的岔河大桥以东;楚州区运西河的运西闸以西;宝应县大寨河套闸以西;金湖县吕良镇的吕良大桥以北,阮桥河退水闸以北等水面滩涂。
(二)目标任务新规划的生态健康养殖区域内的网围、土圩,2011年2月28日前全部拆除,并统一用于安置已实施退围(圩)还湖的专业渔民养殖户;不在新规划的生态健康养殖区域内的网围、土圩,2011年4月30日前全部拆除。
(三)生态健康养殖区规划在生态健康养殖区范围内重新规划网围(网箱)养殖小区6个,养殖总面积控制在3万亩内;今后,将根据湖泊资源保护和水质安全需要,继续压缩养殖面积,彻底恢复湖泊生态原貌。养殖小区实行建设标准、生产模式相对统一,实现“拉框成方、立桩成行、挂网成线、泊船成景”的标准化和景观化整体效果。
新规划的养殖小区专门用于就近安置白马湖(淮安)水域内实施退围(圩)还湖的专业渔民养殖户。区别控制户均养殖规模,退围(圩)前持有合法有效养殖证面积超过35亩的,一律重新核准为35亩,不足20亩的,调整到20亩;退围(圩)前无证养殖的专业渔民养殖户,比照持证专业渔民养殖户降档安置,实际养殖面积超过20亩的,一律重新核准为20亩,不足20亩的,按实际养殖面积重新安置。经重新核准的养殖面积包括防网逃面积。
对生态健康养殖区规划的6个养殖小区的位置、面积以及公用小区的划分等事项,由渔业管理部门商沿湖县(区)政府和农场后确定。
三、退围(圩)还湖实施期限和步骤
退围(圩)还湖实施时间从2010年7月1日开始,至2011年6月30日结束。
(一)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沿湖县(区)政府、农场和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根据市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完善本县(区)和农场退围(圩)还湖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市退围(圩)还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该项工作于2010年7月30日前结束。
(二)宣传发动,全面动员。召开退围(圩)还湖会办会、现场会,发布退围(圩)还湖通告,印发宣传资料,持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动员。该项工作于2010年8月30日前结束。
(三)登记核实,签订协议。对退围(圩)还湖涉及到的养殖户情况登记造册,调查核实实物量,公示拆围(圩)安置具体方案,签订退围(圩)还湖协议。该项工作于2010年11月30日前结束。
(四)规划放样,重新安置。按照建设标准、生产模式相对统一的要求,对重新规划的养殖小区放样,设定网围四至范围,做好专业渔民养殖户有序进入养殖小区生产的各项准备。该项工作于2010年12月30日前结束。
(五)拆除围网、平毁土圩。组织动员养殖户或集体自行拆除围网、平毁土圩。沿湖县(区)政府和农场适时开展拆除围网、平毁土圩集中行动,按照退围(圩)还湖协议兑现补偿款。该项工作于2011年4月30日前结束。
(六)考核验收,总结表彰。市白马湖退围(圩)还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验收和综合考评,对退围(圩)还湖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该项工作于2011年6月30日前结束。
四、拆围(圩)补偿办法
(一)持有合法有效养殖证的养殖户,对面积在50亩(含)以内的,每亩占补费1500元,超出50亩的部分每亩占补费800元;对继续需要安置养殖的专业渔民养殖户,须扣除新核批的养殖面积后按上述标准进行补偿。原地安置且无损失的则不予补偿。
(二)对需要重新安置的原持证专业渔民养殖户,因养殖规划调整需要搬迁的,按新核批的养殖面积,每亩一次性补偿50元的养殖设施搬迁费。
(四)对无证同时未养殖的专业渔民,不予补偿和安置。
(五)非专业渔民养殖户一律全部拆除网围(圩),不予安置新的养殖场所。
(六)非专业渔民养殖户用于生产的设备、船只在养殖设施拆除后每户补助2000-3000元。
(七)持有合法有效养殖证的集体使用水面每亩占补费1500元。对镇、村集体申领养殖证承包给他人的,造成承包户损失的由双方协商解决。
(八)无养殖证的网围、土圩一律予以自行拆除,不予补助。
(九)退围(圩)还湖补偿面积的确定,以淮安市人民政府核发的《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核准的面积为准,同时参考2009、2010年缴费票据。
(十)相关县(区)政府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补偿标准,但调整幅度不得超过市定标准的10%。
(十一)拆围(圩)补偿与收回并注销相关《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要同时到位。
(十二)退围(圩)还湖工作由所在县(区)和农场组织实施。
五、奖惩措施
(一)凡涉及退围(圩)还湖的养殖户或集体,按时签订退围(圩)还湖协议的,由所在县(区)政府和农场预付50%补偿资金;按照协议期限自行拆除养殖设施且经验收合格的,兑现剩余补偿款。
(二)养殖户或集体在规定的期限内拒绝签订退围(圩)还湖协议,或未按照协议期限拆除养殖设施的,视为自行放弃补偿;2011年4月30日起退围(圩)区禁止养殖生产。
(三)应予以重新安置的专业渔民养殖户不参与地方政府与渔政部门组织的新规划养殖小区定位落户的,或者不服从安置的,视为自行放弃养殖生产资格。
(四)退围(圩)还湖补偿资金由所在县(区)政府和农场负责。市政府安排一定的奖补资金,用于对相关县(区)和农场退围(圩)还湖工作的补助。
(五)沿湖县(区)政府和农场负责所辖渔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按所在地农民的同等待遇享受养老、医疗保险。退出养殖、捕捞的当地专业渔民,由户籍所在地政府和农场按照土地征收的有关规定予以安置。
(六)在退围(圩)还湖工作中,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行为的,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和扰乱湖区退围(圩)还湖工作秩序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六、组织领导
退围(圩)还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沿湖县(区)政府和农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从思想、组织、措施、政策、应急处理等方面全面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成立白马湖退围(圩)还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委员会。沿湖县(区)政府和农场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好退圩(围)还湖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退围(圩)还湖工作由沿湖县(区)政府具体负责,乡(镇)政府和相关农场组织实施。市农业委员会与白马湖渔管会要制定出台白马湖(淮安)水域养殖小区安置具体办法,全面加强规划的落实、宣传、协调、监督、验收等具体工作;严格按新的白马湖(淮安)水域养殖规划,加强湖区渔业管理,全面清理、注销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养殖证,严格控制新养殖证的申领、发放。市财政部门负责奖补资金的安排、调度、拨付和监管工作。
(三)强化宣传发动。沿湖县(区)政府和农场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退围(圩)还湖工作的意义、政策和措施等,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良好氛围。
(四)落实补偿资金。沿湖县(区)政府和农场要积极筹措补偿资金,细化补偿方案,规范补偿程序,确保及时足额兑现到位。
(五)确保序时进度。沿湖县(区)政府和农场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稳妥实施,确保圆满完成白马湖退围(圩)还湖工作任务。本意见由市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淮安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七月一日







同地区相关
关于印发《江苏省航空航天装备工程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2025年修订)
江苏省公路条例
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无泄漏工厂”创建工作方案》和《江苏省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报警和安全联锁指导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办法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十二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同专业相关
关于印发《成都市有限空间外委外包作业全链条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矿山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印发《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青岛市规范应急管理涉企行政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青岛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常用现场强制标准规范合规指引》的通知
关于印发《南京市排水户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昌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武汉市城市桥梁隧道安全管理条例
同行业相关
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