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武汉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废止)

武汉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废止)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115号

颁布部门:武汉市人民政府

法律效力:地方政府规章

应用分类:水污染类

颁布日期:2000-04-13生效日期:2000-04-13

  备注:本法规已于2013年7月14日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武汉市企业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工作规定》等11件规章的决定》废止。

  《武汉市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00 年3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2000年4月13日

武汉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管理,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武汉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的污染防治,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应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

  第四条 市、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行政区域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城市供水、规划、市政、交通、卫生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其中以江、河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可根据需要划定准保护区。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水利、公用、卫生等部门,按有关规定提出划分意见,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供水企业应设置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标志和禁止事项告示牌。

  第六条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并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并应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检举污染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的行为。

  第八条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和各类植被;

  (二)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三)使用剧毒农药和使用炸药、毒品捕鱼。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内,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须设置防渗、防溢、防漏设施,不得超载运输,不得从事污染生活饮用水水源和危害取水口水质的活动。

  第九条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生产、经营建设项目;

  (二)向水域排放污水;

  (三)设置与供水无关的码头和停靠船舶;

  (四)堆存废渣、垃圾及其他有害物品;

  (五)从事污染水源的其他行为。

  第十条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按要求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二)不得新建排污口,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

  (三)不得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四)不得设置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

  第十一条 直接或间接向准保护区排放的污水,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满足保护区内水质规定的标准时,应按规定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第十二条 规划建设城镇和审批建设项目时,应合理设置取水口、污水排放口。对取水口位置设置不合理,造成生活饮用水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责令供水企业停止供应饮用水,并在限期内使饮用水达到国家标准;需要挪动取水口位置或拆除取水口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本办法发布前,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修建的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禁止的项目和设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处理。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置放的废渣、垃圾以及其他污染物,由责任人或有关部门负责清除。

  第十四条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发生突发性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时,事故责任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危害后果,并及时报告环境保护、城市供水或卫生、水利等部门和本单位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并在必要时报经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减少损失的强制性措施。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武汉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同地区相关
市城建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及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武汉市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电力设施和供用电管理规定
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武汉市城市桥梁隧道安全管理条例
武汉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5年修订)
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同专业相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程序》的通知
苏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全市2024年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人员实施奖补的通知
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通知
关于印发《贵州省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同行业相关
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关于印发《珠海经济特区消防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的通知
佛山市经营性自建房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危险废物收集许可证办理程序》的通知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转发《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等6个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贵州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八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
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5年修订)
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2025年修订)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5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