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市)安全监管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监管局:
为进一步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进全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将《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3年12月16日
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信息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要支撑,对于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市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各区、县(市)安监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安监监管能力与水平,但标准不统一,互联互通程度较低、业务系统应用水平不高、服务领域较窄,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要的信息化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围绕“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要支撑,坚持需求主导、强化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应用效能,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总体目标。以强化顶层设计为统领,以统一标准规范为基础,以突出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加强信息利用为主线,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逐步建成覆盖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统一信息网络和市、区(县、市)安监两级数据中心,完善信息安全、信息标准和应用支撑平台三大支撑体系,逐步建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管、事故报送、标准化与诚信、应急管理、在线教育培训、无纸化考核、公共服务、决策支持和内部管理等业务平台,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统一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推进阳光审批、动态监管与科学决策,促进安全生产监管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工作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整合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系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二是分级建设。按照市安全监管局的统一标准,根据应用需求、事权划分、资金情况,分级、分层次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到上下联动,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健全机制。遵循信息化工作规律,以整合资源、增强合力、落实责任、提升效能为目标,完善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信息化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能力和水平。四是注重实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深化信息公开,进一步提升服务系统、服务行业、服务公众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五是保障安全。认真落实国家信息安全有关规定,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正确处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的关系,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安全。
二、重点工作
(一)加快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杭州市安全监管局负责建立全市安监系统统一的数据库建设标准,规范安监监管信息系统业务术语和数据字典,促进安监监管系统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完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利用规范。
(二)加快建设安全生产监管数据中心。按照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市、区(县)两级数据中心,实现基础数据区(县)、市、省三级互连互通。加强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应用、发布等统一管理。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区县安监部门,要按照市局发布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加强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自己的数据中心,并与市局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暂不具备条件的,可直接应用市安全监管局开发的数据中心。
(三)加强关键业务系统建设。通用业务系统由市安全监管局集中建设,非通用系统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由区县个性化开发。行政许可、培训考核、事故统计、标准化与诚信、在线培训教育、重大危险源监控等通用类业务系统,由市安全监管局统一投资建设,全市各级推广使用;执法监管、综合管理等业务模式由于系统差异较大,要在严格执行统一标准规范的前提下,由区县进行个性化开发建设,同时实现与市局基础数据库实时交换。
(四)加强安监门户网站建设。门户网站是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反映安全生产工作动态的窗口和服务企业的平台。各区县安监部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加强安监门户网站建设,将机构职能、办事程序、办理结果等信息在网上公开;建立网上“一站式”服务窗口,通过网上窗口开展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的网上受理、审核、审批等工作,增加办事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提高全市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五)加强省、市局开发的业务系统的应用。各区县安监部门,要把应用省、市局开发的信息系统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通过省、市局系统的应用,为自身开发系统积累经验。
(六)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机制,加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等建设,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应急处置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信息化建设的职能机构,确保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二)积极筹措建设经费。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入较大的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经费和日常维护、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同时,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通过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三)加强培训与信息交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各区县要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信息化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应用水平。市局将通过知识大讲堂、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分层次进行信息化知识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与管理水平。
(四)建立考核激励机制。2014年市安全监管局将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对我市各区县安监门户网站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以及信息化系统开发、使用情况纳入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对优秀安监门户网站进行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