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印发《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印发《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津市场监管特〔2017〕22号

颁布部门: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法律效力:地方规范性文件

应用分类:特种设备类

颁布日期:2017-02-24生效日期:2017-02-24

各区局,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落实市安委会《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津安生〔2016〕17号),市市场监管委制订了《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区局、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立即行动起来,把构建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机制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内容,提前谋划、精密布局、认真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请各区局采取多种方式将本方案内容传达至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2017年2月24日

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

  为构建全市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以下简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市安委会《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津安生〔2016〕1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结合我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严格按照“铁面、铁规、铁腕、铁心”的工作要求,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执法力度,始终保持特种设备安全高压态势。根据我市和国内外特种设备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的风险点和关键环节,研究制定特种设备领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标准,加快推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到2017年底,完成相关标准的起草,到2018年低,力争实现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夯实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工作机构

  为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市市场监管委决定由委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承担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组织、推动工作。具体职责为:组织舆论宣传,为推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组织调研分析,研究制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配套制度规范;探索总结有效做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组织督促检查和安全专项整治,积极协调和组织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企业预防机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和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责任主体,要积极开展特种设备风险源的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关单位要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重点是使用管理规则和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关于使用环节的规定)和《市场监管领域企业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清单》(特种设备部分),结合安全评价、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探索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确定安全风险类别(爆炸、爆燃、泄漏、倾覆、变形、断裂、损伤、坠落、碰撞、剪切、挤压、失控、故障、受困或滞留等);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根据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特别要强化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特种设备的重点管控;相关单位要高度关注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各层级管理人员和每名一线员工都掌握所在部门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企业要建立完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二)研究制定安全风险分级标准。认真总结我市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和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工作经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研究出台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标准,规范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程序和方法,统一安全风险分级依据。

  (三)完善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挂牌督办、重点监控、监督检查。指导监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定符合其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推动全员参与自主隐患排查,尤其是强化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配合做好安全监管平台的建设工作,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要求将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自改情况录入系统,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四)实施分级分类安全监察。结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辨识和自评结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委托专业技术机构对重点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重点单位整体风险等级,并根据企业安全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使用单位,确定不同的执法监察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察。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或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中弄虚作假的,严格按照隐患的“四种类型”严格追责。畅通社会公众举报隐患渠道,完善网络、电话、信件等多种举报方式,同时注意保护举报人隐私,加大重大事故隐患举报督办力度。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意义,突出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把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主动权。请各区局、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定承办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把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实施工作与正在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相结合,纳入重点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各区局要在辖区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总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做法,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工作全面推开,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和治理等方面上台阶,实现风险可控、隐患可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

  (三)广泛发动、树立典型。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政务微信、微博等多种手段,加强宣传、广泛发声,大力宣传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意义以及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具体办法。以树立正面典型、曝光负面案例的方式,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参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

  (四)强化监督、重在落实。各区局要把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做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内容,深入相关单位,及时、准确了解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进度,督促其积极稳妥开展此项工作。对于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中存在困难的单位,要协调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其顺利开展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同地区相关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3个专项应急预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2025年修订)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公路设施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通知
天津市安委会办公室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开展2025年天津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关于印发《天津市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强我市2025年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
同专业相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程序》的通知
苏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全市2024年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人员实施奖补的通知
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通知
关于印发《贵州省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同行业相关
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关于印发《珠海经济特区消防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的通知
佛山市经营性自建房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危险废物收集许可证办理程序》的通知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转发《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等6个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贵州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八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
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5年修订)
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2025年修订)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5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