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HS平台! 设为首页 收藏
EHS中国 法规首页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环境质量“测管协同”快速响应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环境质量“测管协同”快速响应管理暂行办法

收藏

下载法规

我要纠错

条款摘要

资料来自公开网络,仅提供网友学习讨论使用

原文版权归原版权人拥有

发文字号:川环发〔2017〕22号

颁布部门: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法律效力:地方规范性文件

应用分类:污染排放与治理类

颁布日期:2017-03-31生效日期:2017-03-31

各市(州)环境保护局,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环境质量“测管协同”快速响应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厅务会审定,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执行。
  附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环境质量“测管协同”快速响应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2017年3月31日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环境质量“测管协同”快速响应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及时响应、快速应对和妥善处置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情况,有效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管执法协同联动快速响应工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要求,结合四川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中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快速响应、处置应对工作。

  第三条【工作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保障目标,先行先试、逐步完善,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原则。

  第四条【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行政管理部门和环境监察执法、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机构联席会议制度。

  第五条【响应分级】 按照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情况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影响范围,分为III、II、I三个快速响应级别,并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响应、调整和解除。
  大气环境质量:
  III级快速响应级别:城市AQI实时报>200(重度污染);
  II级快速响应级别:城市AQI实时报>300(严重污染);
  I级快速响应级别:城市AQI实时报达到500。
  水环境质量:
  III级快速响应级别:(一)涉饮用水所在流域监测断面污染物日均浓度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或生物毒性日均抑制率(毒性值)大于30%;(二)出、入川监测断面污染物日均浓度环比上升0.2倍以上,同时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三)其它监测断面污染物日均浓度环比上升0.3倍以上;(四)长期未监测出重金属及有毒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断面,检测出重金属及有毒特征污染物。
  II级快速响应级别:(一)出、入川监测断面污染物日均浓度环比上升0.5倍以上,同时超过地表水Ⅳ类标准;(二)其它监测断面污染物日均浓度环比上升1倍以上,同时超过地表水Ⅳ类标准;(三)重金属及有毒特征污染物浓度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
  I级快速响应级别:(一)出、入川监测断面污染物日均浓度环比上升1倍以上,同时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二)其它监测断面污染物日均浓度环比上升2倍以上,同时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三)重金属及有毒特征污染物浓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

  第六条【响应处置应对】 (一)省环境监测总站及市(州)环境监测站牵头负责环境质量异常情况的环境监测工作,实行24小时环境监测数据常态化监控,及时进行响应、调整、解除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情况。
  (二)当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情况出现时,相关环境监测站应及时、科学、有效地完成环境监测有关数据分析工作,并按污染因子的检测规定时限分析后,根据相关快速响应级别,开展快速响应、处置应对工作。同时,再及时核实,根据事件发展态势,适时续报相关信息。
  (三)认定为III级快速响应级别,相关市(州)环境监测站启动环境质量异常监测工作,及时报告相关市(州)环境保护局组织采取措施处置应对。同时报告省环境监测总站。
  (四)认定为II级快速响应级别,按程序初报环境保护厅相关业务处,厅相关业务处立即组织对II级快速响应级别的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有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省环境监测总站会同相关市(州)环境监测站启动环境质量异常监测工作,相关市(州)环境保护局报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快速响应、处置应对工作。
  环境保护厅相关业务处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后,向分管业务工作的厅领导报告有关情况,根据分管业务工作的厅领导指示要求,由厅相关业务处牵头会同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省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快速响应、处置应对工作。
  (五)认定为I级快速响应级别,环境保护厅相关业务处向分管业务工作的厅领导报告有关情况,分管业务工作的厅领导与分管环境应急工作的厅领导会商后,拟定是否启动省级相关环境应急预案的建议。
  如无需启动相关环境应急预案,由环境保护厅相关业务处牵头开展快速响应、处置应对工作。
  如需启动相关环境应急预案,向环境保护厅厅长汇报情况,由厅长确定启动省级相关应急预案。

  第七条【上报形式和内容】 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情况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终报三类。
  初报在发现或得知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情况时首次上报;续报在查清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有关基本情况、事件发展情况时上报;终报在环境质量监测恢复正常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应书面报告。
  初报应当报告环境质量异常情况的发生时间、区域、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初步情况。
  续报应当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处置进展情况。
  终报应当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按管辖权限要求,由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处理环境质量监测异常情况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环境质量异常情况造成潜在或者间接危害、以及经济损失、社会影响、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情况。

  第八条【现场实施】 在协同联动快速响应工作现场实施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负责样品的采集、保存和现场测试等现场监测工作,并填写采样记录。
  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牵头会同环境监察执法、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人员负责进行现场调查。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负责依法制作现场记录;对发现排污者涉嫌环境违法行为的,应依法查处。

  第九条【能力保障】 环境保护部门要根据环境行政管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监察执法、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工作需求及任务量切实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应保障环境行政管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监察执法、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所需的工作经费和能力建设经费。加强对从事现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第十条【说明事项】 环境质量人工监测中出现异常情况下快速响应、处置应对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受重污染天气影响期间,按照《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执行。

  第十一条【实效时间】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同地区相关
关于印发《四川省青藏高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5—2035年)》的通知
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版)》的通知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特殊建设工程特殊消防设计专家评审管理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四川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
关于印发《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同专业相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程序》的通知
苏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全市2024年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人员实施奖补的通知
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苏州市安全生产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通知
关于印发《贵州省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同行业相关
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关于印发《珠海经济特区消防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的通知
佛山市经营性自建房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危险废物收集许可证办理程序》的通知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转发《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等6个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贵州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八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
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5年修订)
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2025年修订)
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5年修订)